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8年11月应用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3年的178例腰骶神经根病患者资料,男95例,女83例;年龄22~73岁,平均48.2岁.狭窄部位:L2,34例,L3,4 17例,L4,5 49例,L5S1 55例,双节段37例,三节段及以上病变16例.依据神经根走行及神经根管解剖特点,结合Lee等对神经根管的入口区、中间区及出口区三分区理论,对神经根的受压部位行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术后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Macnab标准评定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10) min;术中出血量10~150 ml,平均(50±20) ml.术前、术后2周、6、12、36个月ODI分别为62.33%±8.70%、26.40%±10.30%、23.80%±10.30%、27.10%±9.90%、33.00%±8.90%,VAS分别为(7.20±1.23)分、(1.56±1.17)分、(1.19±1.43)分、(1.16±1.32)分、(1.26±1.17)分.Macnab评价优良率,术后2周为91.0%(162/178),术后6个月为88.2%(157/178),术后12个月为84.8%(151/178),术后36个月为83.7% (149/178).结论 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激活态雪旺细胞( ASCs)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对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酶消化组织块法结合机械分离法分离培养ASCs;Ficoll法分离得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并经贴壁培养、分离后获得HUCBMSCs.采用全反式微甲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照组)、ASCs培养基半量换液法(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 Western blot)半定量、荧光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神经纤维200 (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定量分析等方法在诱导培养后1、2、3、4周进行综合评价HUCBMSCs诱导分化,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HUCBMSCs在ASCs和全反式微甲酸及bFGF、EGF的作用下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不同诱导时间细胞阳性率、Western blot半定量、Real-time 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时间内两种诱导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Cs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并促进HUCBMSCs向神经源性细胞分化,与传统全反式微甲酸诱导方法比较更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指导联合小组活动应用于社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47例,按照研究对象纳入时间顺序分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接受个体指导联合小组活动,对照组接受个体指导。分别在两组患者接受干预第7周和第12周,评价患者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得分差异。结果干预第7周,两组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Ⅰ类肌纤维盆底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干预第12周两组盆底肌锻炼依从性、Ⅱ类肌纤维盆底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干预第12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个体指导相比,个体指导联合小组活动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p21ras单克隆抗体(mAb)KGH-R1、KGH-R2、KGH-R3与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相应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性,为该抗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广谱抗p21ras mAb KGH-R1、KGH-R2、KGH-R3抗体,对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30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各样本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和组织学评分(HSCORE)分值,确定这三种抗体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正常组织免疫反应性的差异。结果抗p21ras单克隆抗体KGH-R1、KGH-R2、KGH-R3分别与70.00%(21/30)、76.67%(23/30)、60.00%(18/3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为81%、100%、68%,平均HSCORE评分分别为277.50分、272.50分、264.00分;分别与30.00%(9/30)、23.33%(7/30)、33.33%(10/30)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发生免疫反应,阳性样本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75%、8.00%、10.20%,平均HSCORE评分分别为7.75分、8.00分、10.20分。结论这三种单克隆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免疫反应性较强,而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免疫反应性较弱或呈阴性反应。因此,这三种单克隆抗体可进一步开发为治疗性抗体,用于原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后路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标准后路内固定和选择性减压植骨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38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 采用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的使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切口加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后外侧单切口加闭合复位经皮固定治疗三踝骨折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3~65岁,平均40.3岁。结果患者均获得6~24月随访,平均12.4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疗效评定:优2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单切口加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是一种可用于治疗三踝骨折的微创术式,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社区女性孕期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尿失禁问卷对北京市某社区101名产后3年内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1.58%的女性在孕期或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和分娩方式。结论社区产后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较普遍,今后有必要就这一方面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并对该病的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Schatzker V型及VI型骨折的优势。方法对我院2016~2018年收治的35例老年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 V型及VI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即刻及1、2、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teau angle,TPA)及后倾角(posterior slope angle,PA),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共35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61~81岁,平均(69.46±6.15)岁。Schatzker分型V型20例,VI型15例。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共30例获解剖复位,5例关节面遗留2 mm台阶。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2~18分,平均(16.26±1.93)分。各时间点TPA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P=0.99)。各时间点内侧PA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P=0.99)。各时间点外侧PA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P=0.98)。术后HSS评分为79~95分,平均(86.51±4.29)分。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为18~29分,平均(25.54±2.96)分。膝关节活动范围为90°~135°,平均(120.37±10.99)°。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均显示骨折愈合。结论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治疗老年Schatzker V型及VI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术中软组织损伤小的特点,且Rasmussen评分及HSS评分显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等长点的选择较为关键,关于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及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等长点确定的问题讨论类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及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并讨论等长点的确定的技术问题。 方法:纳入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48例,查体及磁共振检测显示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随机分为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组26例和经胫骨隧道入路组22例。 结果与结论:随访平均21个月,结果显示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及经胫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重建中选择等长点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Lysolm 评分、Tegner评分和移植物角度a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采用经胫骨入路建立股骨侧隧道,利用重建中选择等长点的方法,可获得与经前内侧关节镜入路相近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