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因人种、民族、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 ,HLA抗原分布可出现较大的差异 ,其与SLE相关的抗原型与基因型亦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对广西汉族SLE的HLA DRB1基因进行分型研究。基金项目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 ( 9912 0 41)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郑文军、梁伶、苏家光、刘栋华 ) ,内分泌科 (罗佐杰 )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潘尚领 )通讯作者 :苏家光 ,5 3 0 0 2 1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Ema…  相似文献   
2.
性病多性伴接触者病原体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多性伴接触者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月到我科门诊就诊的临时和固定多性伴接触者进行病原体检测,并分析两组人群性别感染特点。结果①临时和固定多性伴接触者阳性率分别为91.9%和80.5%,临时多性伴接触者阳性率、3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明显多于固定多性伴接触者;各组人群中病原体感染无性别差异。②多性伴接触者解脲脲原体、淋球菌阳性率最高,人型支原体阳性率最低;尖锐湿疣以临时多性伴接触者明显,淋球菌感染以男性临时多性伴接触者最明显。结论多性伴接触者容易感染病原体,并以混合性感染为主;病原体以解脲脲原体、淋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检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脑脊液 (CSF)的改变规律 ,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 2 0例狼疮性脑病 (NPLE)和 2 0例非狼疮性脑病SLE患者CSF常规、生化、酶学、免疫学指标。结果 NPLE组的CSF细胞数、蛋白质、抗核抗体 (AN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 (CK )均升高 (P均 <0 .0 5 )。结论 SLE患者CSF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致 ,检查CSF对狼疮性脑病的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身抗体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51例广西壮族SLE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1例患者HLA-DQA1基因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患者自身抗体谱.结果:HLA-DQA1·0101与抗dsDNA呈正相关 (χ2=4.488,r=0.297,P<0.05),DQA1·0301与抗dsDNA呈负相关 (χ2=10.082,r=-0.491,P<0.01).结论:广西壮族SLE易感基因 DQA1·0101的易感性可能通过诱导抗dsDNA抗体产生实现.DQA1·0301可能通过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为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与多种HLA等位基因相关。为了解广西地区壮族SLE患者临床表现与HLA相关性.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西壮族SLE患者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6.
背景:抗原血清学识别重组表达克隆技术的应用有许多报道,但存在假阳性较高、稳定性欠佳等诸多问题。目的:优化抗原血清学识别重组表达克隆技术,建立灵敏且稳定的技术体系。方法:利用抗原血清学识别重组表达克隆技术,比较血清的处理方法、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的加入方式、不同的封闭条件及培养基厚度对显色结果的影响,观察噬菌斑显色深浅、背景处理及假阳性的产生。结果与结论:直接法预处理血清、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浸泡硝酸纤维素膜并干燥结合脱脂奶粉进行封闭,显色效果最佳。此外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厚度可有效消除边缘效应。提示血清预处理、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的加入方式、不同封闭条件及培养基厚度等因素,在利用抗原血清学识别的重组表达克隆技术进行抗原筛选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探讨广西壮族SLE从基因到临床表达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128例确诊的SLE患者的HLA-DRB1,DQA1等位基因,并与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蛋白尿与DRB1*15和DRB1*16负相关,与DQA1*0301正相关;血尿素氮增高与DRB1*1401和DQA1*0501负相关;C3降低与DRB1*1401负相关,与DQA1*0101正相关;白细胞减少与DRB1*16负相关;贫血和淋巴细胞减少与DQA1*0102正相关;血小板减少与DQA1*0301负相关;面部红斑与DQA1*0101负相关;关节痛与DQA1*0104正相关。结论多个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SLE临床表现有相关性。广西壮族SLE遗传背景与其他人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肤镜下逗号发、螺旋状发、营养不良发头癣特征性表现规律,找出皮肤镜初步鉴别犬小孢子菌和断发毛癣菌方法.方法 选取2019-2021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首诊真菌涂片为阳性的11例头癣患者,对其皮肤镜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犬小孢子菌感染的白癣患者中逗号发100%,营养不良发80%,无螺旋状发;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5岁,主诉关节痛、乏力、面部蝶形红斑3年,全身丘疹、脓疱3个月,于1997年2月28日来诊。1994年3月2日无明显诱因双膝关节非游走性痛,无关节肿胀或畸形,伴有四肢乏力,行走及下蹲困难,无肌肉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白细胞抗原DRBl(HLA-DRB1)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45例广西汉族SLE患者和60例广西汉族健康人的HLA-DRB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SLE患者HLA-DRB1*1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RR=2.533 333,χ^2=8.4006,P=0.0037),患者组未检出HLA-DRB1*01、DRB1*11、DRB1*13等位基因,对照组未检出HLA-DRB1*13等位基因。结论:HLA-DRB1*15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汉族人SLE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