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实验法评估伊曲康唑对甲真菌病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观察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各种方法的疗效,探索服用该药的最低剂量和最佳治疗方案应用正交实验法观察46例服用伊曲康唑的甲真菌病患者。结果显示:在4个观察组(100mg每日1次,连续口服;100mg,每日2次,隔周口服;200mg,每日1次,隔周口服;200mg,每日2次,每月服用1周)中,指甲时间最短的方法是:200mg每日1次,隔周口服(平均治愈时间3.11个月);趾甲癣治疗时间最短的是:100  相似文献   
2.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258例鲜红斑痣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258例鲜红斑痣患者应用不同能量级别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总有效率78.29%,痊愈率8.91%,副作用轻微,仅表现为短斩的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无1例出现瘢痕。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皮肤创面和黏膜进行专科护理,并配合病情观察、环境准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经过1个月的临床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nm23抑癌基因和微血管密度(MVD)与恶性黑素瘤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恶性黑素瘤和10例黑素细胞痣组织中VEGF、nm23和CD34的表达并计算其MVD。结果 恶性黑素瘤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黑素细胞痣(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值分别<0.05和<0.01);随着浸润深度增加,Ⅰ级与Ⅳ、Ⅴ级恶性黑素瘤比较,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和<0.01)。恶性黑素瘤中nm2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黑素细胞痣(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与临床分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VEGF和nm23表达在恶性黑素瘤的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多年来一直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一般认为其发病机理是角质形成细胞变性后脱落到真皮乳头层导致淀粉样物质的形成[1].其发病主要与搔抓、接触(尼龙)、遗传、病毒感染、伴发系统疾病等有关[2,3].近年发现PCA患者可能存在变态反应[4].为了寻找PCA的发病因素及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我们对64例PCA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4例患者进行了自身抗体的皮肤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采用单、多抗体ELISA双夹心法来测定人血浆中ACTH水平,为测定ACTH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选择对象:①脑血管病:10例,来自本校一院。②囊虫病:25例,取自军区医院三分院。③正常人:10例,系健康献血队员,取自本校一院。采用双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中ACTH含量。 从结果上看,囊虫病患者ACTH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平均为500pg;脑血管意外患者ACTH水平也高于正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680人皮肤光分型及防晒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损伤,包括皮肤肿瘤,光老化,日晒伤.晒黑以及光变态反应等.为了了解北京地区人群对日光损害和防晒的认知程度及行为,我们对680人进行了有关日晒及防晒的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身、纹眉、纹眼线或异物植入等属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皮肤色素改变。传统的治疗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皮肤结构改变、色素变化和瘢痕 ,而不为患者接受。我科近年应用脉冲激光仪治疗 ,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共 16 8例 ,男性 5 2例 ,女性 116例 ;年龄15~ 49岁 ,平均 2 5 38岁 ;病程 4月至 2 3年 ,平均 5 83年。文身 6 1例 (专业型 3例 ,业余型 5 8例 )、纹眉 81例 (美容型 )、纹眼线 2 1例 (美容型 )、异物植入 5例 (外伤型 )。色素改变均为黑色或蓝黑色。以往治疗史 :CO2 激光治疗 19例 ,化学腐蚀法 3例 ,物…  相似文献   
9.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31例卵巢癌患者血清及腹水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提纯腹水中的sIL-2R,以观察其对正常者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结果表明,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P<0.001),其中粘液性癌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浆液性癌患者(P<0.01),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是否发生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此外,在多数腹水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面部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愈合时间(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舒适度,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