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延龙 《齐鲁药事》2006,25(3):180-182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片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227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被随机分成试验组(111例)和对照组(116例)。试验组给利福昔明片第1天为0.3g Po,tid,第2天起改为0.3g,Po,bid。对照组给氧氟沙星片,第1天为0.3g Po,tid,第2天起改为0.3g,Po,bid。疗程3~5d。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福昔明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4.7%和100%,氧氟沙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为77.6%和100%;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福昔明组和氧氟沙星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9%,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利福昔明片是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具有明显疗效且安全的口服制剂。  相似文献   
2.
例1男,1岁。生后2个月即发现右手拇指外侧出现一局限性角化性隆起,逐渐长大、增高呈圆锥状,近2周基底部与圆锥体出现裂隙,偶有出血。临床所见:患儿一般状态尚可,心肺腹无异常;右手拇指桡侧可见一高约0.5cm的圆锥形角质增生物(图1),基底部较宽,与锥体之间有裂隙,基底部潮红,可见血痂。临床诊断为皮角。治疗:局麻下行电离子脉冲治疗。圆锥体送病理检查,基底部治疗达皮下。圆锥体病理所见:表皮呈山峰状隆起,高度角化过度,间有角化不全(图2),颗粒层间断性增厚,棘层肥厚,基底细胞排列整齐,未见异形细胞,真皮乳…  相似文献   
3.
毛囊角化病是一种不常见的遗传性角化不良性疾病,1889年由White首次描述,同年3月Dafter也报道1例。其特征性损害是针尖至豌豆大的坚硬丘疹,表面有油腻性结痂,如结痂剥除,丘疹中央可呈漏斗形的小窝。现将泛发性毛囊角化病一家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二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例1男,39岁,1999年12月18日经门诊诊断为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lignantatrophicpapulosis,MAP)入院。4年前指、趾末节红肿僵硬,起皮疹、结痂,逐渐变细变短。近半年来躯干四肢陆续出现豆大丘疹,陈旧者中央凹陷,有白色结痂,近1周来自觉腹部微痛来诊。家族中无类似病症。发病前曾因吃猪肉致食物中毒。体检:体温36.5℃,脉博80次,呼吸22次,血压18/11kPa(135/82.5mmHg)。胸部听诊未发现异常。腹部平坦,软,未触及包块及压痛区。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伸侧散在黄豆大丘疹,新…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8岁,吉林省柳河县人.因头面部和颈部多发性结节7个月,于2007年10月来诊.患者7个月前于躯干部出现3个黄豆大结节,不痛不痒,自行消退后留有褐色斑,此前双手皮肤出现黑褐色斑及小片白斑,同时颈部、头面部出现多数红色结节,逐渐增多.自幼生长在当地山村,家中有牛,家族中无类似本病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止咳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感冒止咳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 4 %醋酸溶液(2 2∶78)。检测波长为 2 5 0nm。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 87%,RSD =1 0 5 %(n =5)。结论 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其它成分无干扰。提供了感冒止咳冲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申克孢子丝菌野生株致病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申克孢子丝菌野生株的致病性。方法 制备申克孢子丝菌野生株的细胞悬液,注入小鼠体内,于接种后第1周开始至第10周,视发病情况每周分批处死、剖检,观察发病情况。结果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的申克孢子丝菌通过不同注射途径进入小鼠体内后均可导致小鼠致病;其产生色素的黑色菌株与不产生色素的白色菌株致病性无差异(P>0.05);腹腔组与尾静脉组比较致病性有差异(P<0.05).结论 申克孢子丝菌的野生株均具有致病性;黑白菌株致病性无显着差异;不同的致病途径致病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9岁,于1年前右手背出现结节,逐渐增多,破溃、疼痛.曾在当地某医院切除、植皮,并作病理检查.不久右手又出现结节,并迅速形成浸润性疣状斑块.1995年2月来本科住院,初步诊断真菌性肉芽肿,经服用伊曲康唑、碘化钾液等治疗,炎症有所缓解后出院.同年6月29日因右手皮损加重,再次入院,经抗真菌治疗无效,于7月13日转入某院外科.其家属携带病理切片赴北京病理会诊,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回长春后行右腕截肢.术后4个月左手背出现同样结节.体检:截肢前一般检查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7岁。头面部、颈部、前胸及双下肢可见红斑、鳞屑伴瘙痒1年,加重10余天。真菌镜检马拉色菌阳性,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及确证实验均为阳性。诊断:1.艾滋病;2.脂溢性皮炎。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外用卢立康唑软膏治疗,同时患者转至吉林省疾控中心治疗艾滋病。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6岁。阴茎龟头及包皮内侧浸润性红斑2年,病理显示为黏膜下层淋巴细胞为主的带状浸润,其间可见数量较多的浆细胞。临床诊断浆细胞性龟头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