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更昔洛韦是继阿昔洛韦后开发的广谱抗DNA病毒药,是目前最新的抗疱疹病毒药。我们于2004年1月~2005年2月在住院患者中用该药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带状疱疹病人病程≤7天,年龄17~70岁,1周内未服用或外用抗病毒药物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衰竭、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对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过敏者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以…  相似文献   
2.
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整形术后厌氧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部整形术后厌氧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以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 ,对两组间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5 %和40 % (P<0 01) ,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部整形术后厌氧菌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所致面积皮肤损害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黄连等6味中药提取物对皮肤癣菌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提取6味中药的成分对皮肤癣菌抑菌和杀菌作用,筛选抗真菌中药。方法采用药基琼脂稀释法测定两种方法提取6味中药的成分对常见皮肤癣菌的MIC和MFC;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水提黄连、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抗真菌作用的形态学。结果醇提蛇床子MIC范围0.020~0.156mg/mL,均值0.04mg/mL;醇提白藓皮分别为0.04~0.156mg/mL,0.156mg/mL;醇提黄连为0.156~1.250mg/mL,0.313mg/mL。醇提蛇床子MFC范围为0.080~0.313mg/mL,均值0.156mg/mL;醇提黄连分别为1.250~≥2.500mg/mL,2.500mg/mL。水提黄连和醇提蛇床子与红色毛癣菌分别作用2,8和24h,均表现出菌丝与孢子的连续性破坏过程。结论醇提蛇床子、白藓皮和黄连对皮肤癣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醇提蛇床子对皮肤癣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搽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门诊于2004年10月~2005年3月,应用中药搽剂和Clearlight光子痤疮治疗仪联合治疗30例痤疮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4~35岁,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男10例,女5例;B组:男8例,女7例。入选标准:按痤疮Borton分级(分0~6级),选3~4级炎性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 患女,25岁。因前额和两侧烦部出现丘疹2年余.增多近1个月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前额和两侧颊部出现许多蓝黑色及正常肤色丘疹,偶有轻痒,出汗时丘疹明显增多,而在寒冷环境下略变小。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汗管瘤”,未予特殊治疗。1年前曾于外院诊断为表皮囊肿,部分皮损予电离子治疗,1个月后治疗部位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2岁.因右腰腹部及右下肢反复出现红色丘疹、斑块、结节伴瘙痒13年,于2010年3月来我科就诊.患者13年前因蚊虫叮咬,右下肢出现数个绿豆大淡红色丘疹,瘙痒剧烈,反复搔抓后形成黄豆至蚕豆大斑块、结节,表皮剥脱、糜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节性痒疹",予抗组胺药及中药(具体不详)口服,氟轻松软膏等外用,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 ,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有表达。综合近几年国外文献 ,回顾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征 ,并简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各种皮肤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