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35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87篇
综合类   403篇
预防医学   172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70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因子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心肺转流(CPB)中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活化的影响。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PDTC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只。P组于CPB转机前静脉注入PDTC 30 mg/kg,C组静脉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全心缺血60 min,恢复灌注60 min。于CPB 5 min、阻断60 min及开放60 min时,用自制电钻取心肌组织,一部分置于30%甲醛溶液固定,制成石蜡切片,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另一部分置于液氮中保存,用于测定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在CPB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NF-κB p65及ICAM-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MPO的含量逐渐增多,而PDTC能减少其表达和组织中MPO的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PDTC能抑制CPB过程中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热病机理复杂,到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甘利欣注射液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HFRS发热期病人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兴  刘国华 《疼痛》2004,12(3):21-22
疼痛疾病涉及临床各科,通常采用口服药物、理疗或手术等方法,各有优缺点。以神经阻滞疗法为主的注射治疗,针对病痛所在位置选择神经丛或穴位注射,起作用快,是其他治疗不能比拟的。本报告神经阻滞、局部穴位注射共1865例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6.
52例疑为L_(4-5)或L_5~S_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腰升静脉造影(SALV)和碘水脊髓造影.4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46个椎间盘突出.本文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适应性和并发症进行了比较.临床疑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者,脊髓造影可疑或正常,SALV是有诊断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8.
先天性异位心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异位心1例报告陕西榆林第一医院放射科罗探念,呼正友陕西榆林第一医院小儿科师随平先天性异位心脏文献报导甚少 ̄[1、2].临床分为胸壁型、腹型、胸腹型和颈型四型 ̄[3],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男,系一胎一产,40周妊娠,顺产,生后发现心脏全外露于胸...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对比,介绍镜下半腱肌肌腱膝前十字韧带重建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髂胫束重建前十字韧带,及镜下半腱肌腱前十字韧带重建,经对两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随访、对比,以及骨-髌腱-骨(B-PT-B)术式较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组,病人遗留后遗症者达5人,占38.5%,症状严重者占23.1%,而微创前十字韧带重建者因时间尚短,随访最长4年,目前尚未有明显后遗症,但二者在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创伤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以多股半腱肌肌腱进行前十字韧带损伤后重建,对预防由B-PT-B术式引起的并发症,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了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7种补体成份和血浆素原(Pg).结果表明,CT脂酶抑制剂在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均高于正常(P<0.01);补体C_1q在多尿期高于正常(P<0.01);补体C_4在发热期和少尿期低于正常(P<0.01),以后逐渐恢复正常;补体C_3,C_5和C_9的变化与C_4相似;B因子在少尿期低于正常(P<0.01),在多尿期高于正常(P<0.05);Pg始终高于正常水平但在少尿期有回降.说明EHF患者不仅有补体经典途径的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膜攻击阶段的变化,而且亦有旁路激活,其活化程度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