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我院1985年6月~1992年6月手术治疗结肠癌112例,其中27例术前未明确诊断,占24.1%(27/112)现结合文献,谈对这27例病人诊断和处理体会。一、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27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9岁。30岁以下12例,占44.4%.40岁以下16例,占59.26%。(二)术前临床表现:因腹部肿块就诊11例。急性阑尾炎急症就诊5例(其中2例在院外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现右下腹肿块再入我院,结合门诊病例纳入本组一并讨论)。因肠梗阻就诊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芪黄煎剂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入组后择日进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术,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感染、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日开始加用芪黄煎剂肠内滴注,每日1剂分2次。2组术后常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7日给予2组患者造影剂口服,X线摄片确定造影剂到达结肠所需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比较2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7d时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等胃肠神经递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造影剂到达结肠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01)。术后1d时,2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术前1d时(P< 0.05),血清VIP、NOS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术前1d时(P< 0.05);术后7d时,2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后1d时(P< 0.05),血清VIP、NOS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后1d时(P< 0.05);术后7d时,治疗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血清VIP、NOS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芪黄煎剂可明显加快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其机制与调节胃肠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胃癌术后早期应用中药联合化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3例胃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中药同时联合化疗,通过与41例同类手术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前者术后吻合口和切口的并发症均无明显增加(P<0.05),全血细胞也无明显减少(P>0.05)。同时,由于早期应用中药和营养支持,治疗组营养状况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表明,胃癌术后早期给予中药联合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正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皮下组织和筋膜广泛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但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常伴有全身性重症感染,治疗不及时,常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治疗情况汇报如下:病例资料1一般资料病例1,女,50岁,因"截瘫致右臀部压疮2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疏肝补肾中药对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模型EGFR/STAR3细胞通路的影响,探讨疏肝补肾中药对于阻断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二甲基苯恩法造模后分为模型组、消核冲剂低剂量组、消核冲剂高剂量组,每组20只分别中药处理,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的大鼠模型乳腺组织病理形态、ER、PR表达及EGF、EGFR、STAT3蛋白表达。结果:光镜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可部分逆转及阻断乳腺癌癌前病变进程;免疫组化方法显示中药组较模型组EGFR、STAR3表达降低(P<0.05),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结论:疏肝补肾中药可以通过阻断EGFR/STAR3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途径抑制雌激素分泌从而达到逆转阻断乳腺非典型增生发展的作用,使其恢复正常状态,并且作用程度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以ERCP治疗,术后常规抑酶、抑酸、抗感染;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观察比较2组患者右上腹部疼痛、发热和黄疸的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KP)、血淀粉酶(AMY)、血清胆石形成生化指标(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鼻胆管引流量的变化。结果2组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能降低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和提高胆汁引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疏肝利胆冲剂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控制术后胆总管炎症、促进肝功能早日恢复、降低术后淀粉酶和增加胆汁引流量,防治术后结石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腹部肌肉病理特点及铜染色技术在HLD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HLD患者因脾脏功能亢进需行脾脏切除术为HLD组,其中肝型HLD 11例,脑-内脏型HLD 10例。另选择5例因外伤致脾破裂行急诊脾脏切除术的非HLD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留取腹部手术切口处少许肌肉标本,经液氮-异戊烷处理后作厚度为10μm的冰冻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改良Gomori(MGT)、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DH-TR)、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等组织病理染色,以及红氨酸、硫氧酸铜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表现。比较肝型和脑-内脏型患者的肌肉病理有无差异。结果肝型HLD患者腹部肌肉病理未见异常。脑-内脏型HLD患者腹部肌肉病理见肌纤维大小轻度不等,4例有明显的强反应性血管(SSVs),3例有破碎红纤维(RRF),2例CCO活性缺失纤维和S/C双染呈蓝纤维;其中2例颅脑MRI示额叶有软化灶者腹部肌肉均发现典型SSVs现象。21例HLD患者的腹部肌肉的铜染色均阴性。结论肝型HLD患者腹部肌肉未见线粒体功能异常,而脑-内脏型HLD患者腹部肌肉发现线粒体功能异常。肌肉铜染色对HLD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外科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8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1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外科辅助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手术前后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外科辅助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进行5年临床随访,了解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资料中,172名患者行脾脏切除术,34名患者行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5名患者行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后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本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79例,5例死亡,随访期间17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脾脏切除术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但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