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致药物性脑病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后并发脑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分析18例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出现脑病的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结果:第1,2,3,4代头孢菌素均可导致药物性脑病,并且特点不同,与其药代动力学存在差异有关,停药或充分透析后多能缓解.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需要根据药代动力学调整剂量,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或游离血药浓度监测.并发脑病后要及时停药及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造影剂导致急性肾损伤老年患者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F)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造影剂引起急性肾损伤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VVHF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CVVHF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2.5 h立即予CVVHF治疗12 h;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变化、需要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相关事件(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常规治疗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88.9%(16/18),CVVHF组为16.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36,P<0.01);常规治疗组需暂时肾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72.2%(13/18),CVVHF组为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9,P<0.01);常规治疗组造影临床相关事件发生率为83.3%(15/18),CVVHF组为22.2%(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6,P<0.01);常规治疗组住院病死率为16.7%(3/18),CVVHF组为5.6%(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5).结论 早期应用CVVHF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可以有效地阻止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黄芪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被选入泼尼松组(对照组)、丹参组(泼尼松+丹参)、黄芪组(泼尼松+黄芪),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均见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黄芪组与丹参组和对照组相比,黄芪组作用尤为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能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研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与透析1年后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控制干体重、血压及改善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BANS)是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随着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BANS已逐渐成为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近年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M)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且可能参与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通过测定40例BANS病人服用叶酸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组和NAC组?8周后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观察肾脏病理标本?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组和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多(P < 0.01),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升高(P < 0.01或P < 0.05),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 0.01或P < 0.05),肾脏病理改变明显;②与DN组比较,NA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减少(P < 0.01),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降低(P < 0.05),肾组织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 0.05)和肾脏病理改变较轻?结论:NAC对DN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介入性超声技术的发展肾囊肿发现率明显增加,临床对肾囊肿的治疗也愈来愈成熟.现将2002年1月~2006年2月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72例疗效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闭塞的原因及如何预防、治疗。方法:对91例建立永久性AVF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栓塞者分别行内瘘动脉端注入尿激酶或肝素及导管介入下溶栓。结果:发现21例AVF闭塞,其中原发病为糖尿病患者10例,穿刺不当及压迫时间过长者5例,低血压者4例,心动过缓1例,促红素未及时减量者1例。其中8例发现栓塞〈12 h,予溶栓治疗后5例再通。结论:AVF闭塞与糖尿病,瘘口压迫时间过长,内瘘穿刺不当,血液黏滞度增加,透析中低血压等因素有关,尽早发现内瘘闭塞及尽早行溶栓治疗是再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研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透析前与透析1年后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舒张功能无明显改善。控制干体重、血压及改善贫血、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联合蒲参胶囊和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泼尼松组(对照组)、蒲参胶囊组(泼尼松+蒲参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见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P〈0.01),但蒲参胶囊组和对照组相比,蒲参胶囊组作用尤为明显(P〈0.01)。结论蒲参胶囊能减少尿蛋白量,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