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三周龄幼鼠制备了肝细胞再生刺激物质(Hepaticregenerationstimulatingsubstace,HSS)研究结果提示:注射CCl4导致小鼠血清ALT显著升高,AST也明显增高,表明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而HSS对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为深入研究HSS对肝保护作用机理、HSS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非编码 RNA GlmY 对伤寒沙门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自杀质粒pGMB151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制备 glmY 缺陷株;用96孔微量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各菌株生物膜形成情况;通过qRT PCR分析glmY 缺陷株及野生株中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制备glmY缺陷株;细菌生物膜形成实验表明,与野生株相比,glmY缺陷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qRT PCR分析结果显示,GlmY缺失后卷曲菌毛合成相关基因csgD和csgA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伤寒沙门菌非编码 RNA GlmY可通过上调csgD和csgA的表达促进卷曲菌毛合成,进而促进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S. Typhi) 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应激条件下非编码RNA ArpH的表达水平,以及双组分调节系统和氧应激调节因子对ArpH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RNA印迹、qRT PCR分析伤寒沙门菌在不同生长期ArpH的表达;利用qRT PCR分析伤寒沙门菌在酸、氧、高渗和热等不同应激环境下ArpH的表达;利用qRT PCR分析伤寒沙门菌双组分调节系统基因(ompR、rcsB)和氧应激调节因子基因(oxyR)对ArpH表达的影响。结果: ArpH在伤寒沙门菌的对数晚期表达量最高,在从对数早期开始到达稳态期的转变中,其表达量逐渐增加,而进入稳态期后明显回落;ArpH表达水平在酸应激下明显下降,氧应激下明显增高,而高渗应激和42℃热应激下ArpH的表达无显著变化;当ompR、rcsB和oxyR基因缺失时,ArpH表达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ArpH参与伤寒沙门菌对酸、氧应激的调节;伤寒沙门菌双组分调节系统OmpR、RcsB和氧应激调节因子OxyR对ArpH均有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是存在于约25%革兰阴性细菌中的一种分泌系统。研究表明T6SS不仅具有对抗其他细菌和杀伤真核宿主细胞的能力,还与细菌的生存及致病能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T6SS在不同菌种中表达与功能差异较大,多种致病菌T6SS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讨论。本文主要对T6SS的结构、表达及其功能进行综述,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和微透析技术结合谷氨酸酶荧光检测法观察到大鼠急性全脑缺血20分钟,纹状体细胞外谷氨酸含量显著增高;重灌第4天谷氨酸含量仍有显著增高,重灌第7天谷氨酸含量与缺血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期和重灌中期纹状体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有过量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伤寒沙门菌调节因子fis对基因表达的系统调节作用。方法: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制备伤寒沙门菌fis基因缺陷变异株,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fis缺陷变异株的基因组结构。利用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芯片分析技术,比较伤寒沙门菌野生株和fis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用重组载体pBADfis回补fis缺陷变异株,选择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用半固体平板培养观察野生株、fis缺陷变异株和回补株的动力。结果:fis基因缺陷变异株含有二相鞭毛素编码基因的线性质粒缺失,且动力消失;基因表达谱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伤寒沙门菌fis基因缺陷变异株在对数生长期94个基因出现表达差异;qRT—PCR分析所选基因表达的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相符;fis缺陷变异株在回补fis基因后,动力及差异表达基因都获得明显恢复。结论:Fis在伤寒沙门菌中对动力、侵袭及多种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H∶z66抗体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的特点。方法利用含抗H∶z66抗体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发生相变换,通过提取z66+伤寒沙门菌和其相变株的线性质粒,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和核酸内切酶分析比较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前后线性质粒的结构,最后通过测定相变株的线性质粒全序列和Southern blot进一步揭示抗H∶z66抗体诱导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相变换的特点。结果 z66+伤寒沙门菌在抗H∶z66抗体的诱导下成功发生了鞭毛的单向相变换;这种单向相变换是由于伤寒沙门菌在抗体诱导下线性质粒缺失了含fljBA的2.6 kb末端区域所致,同时首次发现在鞭毛相变换后线性质粒结构反而变大,提示线性质粒可能形成了非共价结合的二聚体。结论该研究揭示了z66+伤寒沙门菌鞭毛的相变换特点,为更深入地研究z66+伤寒沙门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伤寒沙门菌鞭毛转子蛋白基因fliG在H:z66抗体应激后对其他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法制备伤寒沙门菌fliG基因缺陷变异株;利用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芯片分析技术,比较伤寒沙门菌野生株和fliG基因缺陷变异株在H:z66抗体应激后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并选择部分表达有差异的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经PCR验证及序列比对,伤寒沙门菌fliG基因缺陷变异株制备成功;基因表达谱比较结果表明,与野生株相比,伤寒沙门菌fliG基因缺陷变异株在H:z66抗体应激后有21个基因表达上调,7个基因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fliG基因在伤寒沙门菌受到H:z66抗体刺激后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因子RORγt和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的表达,探讨Th17细胞特异性RORγt及IL-17的变化在胃癌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4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40例健康志愿者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患者PBMC中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采用直线相关检验方法对健康人群和胃癌患者转录因子RORγt和IL-17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PBMC的RORγt、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二者呈现明显正相关(P<0.01);胃癌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相比,RORγt和IL-17 mRNA明显升高(P<0.05),此外,血浆IL-17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癌患者PBMC中RORγt和IL-17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明显升高,提示Th17细胞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和优化基于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芯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方法: 提取伤寒沙门菌野生z66阳性菌株总RNA,以6,9核苷酸随机引物(N6、N9)和(或)基因组特异引物(GDP)反转录合成cDNA,用荧光素Cy5或Cy3直接掺入标记后,与包括伤寒沙门菌4201个蛋白编码基因的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用芯片扫描仪扫描后获得表达谱分析结果,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N9+GDP混合引物,直接掺入法标记时,既能获得较好标记效果,又能节约试剂成本,同时可减少繁琐步骤所引起的不必要失误.结论: 建立的基于伤寒沙门菌基因组DNA芯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为细菌的基因表达调控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