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实验优选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湘西野生七叶绞股蓝及其茶制品中绞股蓝总苷含量。设计正交实验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8倍量的80 %甲醇回流 3次 ,每次 2 h为最佳提取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DWIBSS表现及其应用。方法总结分析31例中、重度神经根型颈椎病DWIBSS和MRM表现。结果在DWIBSS图像中,除C4外,C5~T1神经干几乎均可显示,并追踪到腋神经。MRM成像能显示整个颈和上胸段脊髓、各神经根袖和其内走行的神经根。颈、臂丛的各神经结构DWIBSS显示情况间(x2=778.3,P<0.01)。结论 DWIBSS结合MRM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China-PAR)研究队列人群,综合评估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2.5)长期暴露及身体活动与腰围、中心性肥胖的关联。方法选择China-PAR队列中参加2007—2008年(104 697人)或2012—2015年(80 235人)调查的个体,采用不完全重复测量设计,利用卫星遥感反演的1×1 km高分辨率的PM2.5浓度数据,应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PM2.5长期暴露与腰围及中心性肥胖患病风险的关联,以及理想身体活动在其中的修饰效应。此外,还进行了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腰围增加1.10 (95%CI:1.05~1.15) cm,中心性肥胖患病风险增加19%(OR=1.19,95%CI:1.17~1.20)。分类变量结果也显示PM2.5暴露浓度与腰围、中心性肥胖风险显著关联。PM2.5暴露与身体活动对腰围、中心性肥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中国不同风险人群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理想生活方式中膳食和体力活动的分布状况,为CV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来自全国22 220名35~74岁既往无CVD个体的调查资料,使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 China-PAR)模型进行10年CVD风险评估并分组: < 5%为低风险,5%~ < 10%为中风险,≥10%为高风险。比较不同风险人群中膳食(蔬菜水果、鱼类、红肉、豆制品和茶)和体力活动指标分布情况。  结果  中国35~74岁人群中,10年CVD风险低、中、高风险者分别占75.6%、14.9%和9.4%。与女性相比,男性的膳食(56.6% vs. 75.6%)、体力活动(46.2% vs. 57.6%)理想比例均较高(均有P < 0.05)。蔬菜水果和鱼类理想率均随着CVD风险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均有P < 0.05),其中水果和鱼类摄入不足在CVD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中差异最大。体力活动理想率随风险水平升高呈现下降趋势(P < 0.001),其中女性高、低风险组体力活动理想率差异较大(28.7% vs. 48.4%)。  结论  CVD高风险组人群的膳食、体力活动理想率最低,女性尤为严重,应积极引导高风险人群摄入蔬菜水果和鱼类,参与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肝癌和门脉癌栓DwI和ADC表现。材料和方法报道36例肝癌(45个癌灶)伴门脉癌栓(39支),所有患者均作肝脏MRI平扫、DWI和ADc成像、多期增强或动态扫描。结果在增强动脉期,有41个癌灶和32支门脉癌栓强化。在DwI和ADC图上,癌灶表现高、低信号的分别有43和35个,PVTT表现为高、低信号的分别有37个和30支。癌灶和PVTT的DWI、ADC表现与癌灶和PVTT的动脉期强化表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癌灶和PVTTADC值分别为(1.134±0.205)×10-3mm2/s和(1.016±0.473)×10-3mm2/S,无显著差异P〉0.05:癌灶和PVTT的ADC值双侧95%置信限分别为1.062~1.206×10-3mm2/s和0.909~1.123×10-3mm0/S,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VTT与肝癌的DWI和ADC表现相似,这些表现可以为肝癌和PVTT的MRI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rs671位点与我国人群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2000~2001年开展的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InterASIA),纳入北方5个省市共计6404例基线未患冠心病和脑卒中个体。分析rs671位点与11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腰臀围、血脂和血压等)的关系。结果rs671 A等位基因频率为0.16。rs671与饮酒行为显著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的个体不倾向于饮酒(P<0.001)。rs671与腰围、臀围、甘油三酯和舒张压显著相关(P<0.05),每增加一个A等位基因,分别减少0.61 cm、0.54 cm、4.39 mg/dl和0.68 mmHg。进一步校正饮酒行为后,rs671与臀围的关联仍然显著(P=0.035),但与舒张压的关联不再显著。在饮酒人群中rs671 A等位基因可降低舒张压1.28 mmHg,而在非饮酒人群中没有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rs671位点与中国人群腰围和舒张压显著相关,其中与舒张压的关联主要是通过饮酒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MRI影像学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3月间接收的57例椎管内占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57例患者使用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CT的诊断准确率为84.21%(48/57),MRI的诊断准确率为100%(57/57)。两组比较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学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高,定位精准。  相似文献   
8.
H7N9病毒的来源和重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序列分析揭示H7N9病毒的来源和重组产生模式。方法收集H7N9序列,运用BLAST、MEGA5.0等生物信息
学软件分析序列相似性、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确定H7N9病毒各节段序列的亲缘序列,模拟H7N9重组产生方式。结果系
统进化树显示HA、NA、PB2和NS节段最近缘关系序列只有一个;而PB1、PA、NP和MP节段序列,分布于不同的两个分枝。通
过组合分析亲缘序列,可以将目前流行的H7N9病毒分为5型:A、B、A/Shanghai/1/2013-H7N9、A/Pigeon/Shanghai/S1069-H7N9
和A/Zhejiang/HZ1/2013-H7N9。A型又可以分为A1和A2亚型。结论通过对序列的组合分析,推测此次H7N9病毒流行至少
由5个病毒经过4次重组产生,产生两个主要流行株A和B型。A1和A2亚型的出现是同一次重组过程中产生两株不同产物;A/
Pigeon/Shanghai/S1069-H7N9 是A 型H7N9 病毒在流行期间与当地H9N2 病毒的再一次重组产生。A/Zhejiang/HZ1/
2013-H7N9是A2亚型和B型重组后产生的混合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和经验。方法:CT引导经皮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酒精治疗236例341个肾囊肿,囊肿直径3.1~10.2cm。使用16G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在针的塑料外套管距端孔2~3mm处用7号针头烫出两个侧孔,以利抽液。囊液抽净后注入少量造影剂经CT扫描确定造影剂在囊内且无外漏后,用相当于1/4~1/2囊液量的无水酒精冲洗囊腔2~3次,20~30分钟后抽净,最后注入1/10囊液量的无水酒精保留于囊内。结果:全部病例均穿刺硬化治疗成功,抽出囊液11~420ml。有效率100%,囊肿消失率单发者为94.4%,单侧多发者为83.8%,双侧多发囊肿者为82.1%。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单发或多发肾囊肿,是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对其采用腹部CT和(或)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分析腹部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25例患者采取腹部CT检查,诊断为结石的患者有13例,检出率为52.00%;60例患者全部采取了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为结石患者50例,检出率为83.33%。对比这两种检查方法 ,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检出率要显著高于腹部CT的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腹部CT的检出率,且准确率更高,相对于腹部CT而言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