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例1,张××,男,29岁,已婚,有两个男孩。因突然下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在当地医院诊断“急性阑尾炎”,行剖腹检查手术,术中发现腹膜后肿瘤,转入我院。入院体检:T:36.6℃,P:80次/分,Bp:120/80mmHg。心肺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右侧睾丸鸭卵大,表面有结节,触痛((?))。入院后诊断为“绒癌”,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报告:“原胚胎转移癌”。经抗癌对症治疗病情日趋恶化,很快出现剧烈头痛,意识丧失,偏瘫,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病理诊断:1.右侧睾丸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切除术后,2.绒毛膜上皮癌,肺、肝、脑、胃、结肠、大网膜后转移,3.心肌肥大,主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hk1)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中的自噬作用,为DCM的防治寻求新的靶点。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DCM组(n=1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0mg/kg建立DCM大鼠模型。每2周观察大鼠体重、空腹血糖,8周后,检测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取心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脏形态。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phk1、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表达水平。结果:造模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M组体重[(351±27)g比(198±11)g]显著降低,血糖[(6.84±0.93)mmol/L比(32.45±4.27)mmol/L]显著升高(P均=0.001);LVEDd[(7.12±0.36)mm比(6.46±0.28)mm]显著减小、LVESd[(3.39±0.14)mm比(3.72±0.25)mm]显著增加,LVEF值[(82.69±3.37)%比(62.50±3.08)%]显著降低(P<0.05或<0.01);Sphk1[(0.30±0.02)比(1.12±0.20)]、LC3II/LC3I[(0.44±0.05)比(1.03±0.14)]、Beclin 1[(0.35±0.08)比(0.73±0.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0.01)。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增生肥大、排列紊乱。结论:Sphk1通过自噬促使大鼠的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7岁,住院号266849。诊断化脓性阑尾炎。入院后即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10天出现腹痛、肠型、气过水声、无大便及排气,诊断为肠梗阻。病人精神萎靡、脱水,需及时补液,为此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射管输液。按常规准备,从试穿到穿刺均顺利达到锁骨下静脉腔内,后即将装有硅管的射管空针接好,在射管时,不慎将全段硅管30cm迅速射入静脉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脊膜瘤的MRI表现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术前行MRI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脊膜瘤30例、32个瘤灶,观察肿瘤增强前后的信号改变、瘤体形态及邻近脊膜改变,并进行手术及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脊膜瘤MRI主要的特征性表现是形态多为短棒状(占78.1%),90.6%瘤体内信号较均匀,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瘤灶多呈均质中等强化。可见“脊膜尾征”(占25%),手术及病理切片对照显示“尾”实际上其内层是肿瘤组织的延续,外层是异常增厚的脊膜,两层之间无明显分界。结论脊膜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较高,定位、定性准确;“脊膜尾征”的“尾”有肿瘤组织成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手术时应充分切除之,以减少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5岁。因头晕、恶心伴反复晕厥9h入院。患者入院前9h起床时突感头晕、恶心、上腹部不适,继而跌倒,意识丧失,约5min神志自行恢复,伴恶心、呕吐3~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心电图示宽QRS心动过速。先后给予西地兰0.4mg、胺碘酮0.15g(2次)加生理盐水50ml静脉推注无效,患者反复出现晕厥,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又给予胺碘酮泵内注射1mg/min,200~300J同步电除颤共计4次仍无效,其后出现心室纤颤,心跳、呼吸骤停,神志丧失,每次室颤时间持续30~60s,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给予气管内插管人工辅助呼吸,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再次给予360J非同步电…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其感染率明显上升,直接危害着儿童的健康。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院儿科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与红霉素治疗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支原体肺炎患儿共70例,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依据。现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阿奇霉素(治疗组)35例,红霉素(对照组)35例,两组在病情轻重、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1.2临床表现两组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发热者56例,体温在37.4~38.0℃7例,38.1~…  相似文献   
8.
1病历报告患者47岁。于入院当日晨起床时突然出现下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无恶心呕吐,月经正常。查体:T36.5℃,P80/min,BP16/11kPa。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为重,未触及明显肿物,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正常,子宫后顺位,正常大,右侧附件区触及11.0cmX10·ocmX8ocm的似囊性肿物,有压痛,活动性良好,与子它可分离。阴道后穹窿穿刺无阳性结果。B超:子宫水平位6.1cmX4.9cm,质尚均,子宫内口处见节育器回声。宫体右上方可见10.7cmX9.8cmX7…  相似文献   
9.
高玉兰 《吉林医学》2010,(26):4583-4584
目的:对ICU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急救及观察病情能力,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方法:行个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定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先理论知识学习,再强化技术操作训练,最后综合考核评定通过。结果:经3~6个月严格培训后能信任ICU工作。结论:本人跟踪11年来经本人培训45人工作情况,效果显示她们整体素质高,其中6人担任科室护士长,其他人在各科室发挥护理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四华  高玉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358-1358
目的观察锡类散与山莨菪碱外用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压疮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用锡类散与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50例用0.5%碘伏湿敷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锡类散与山莨菪碱治疗Ⅲ期压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