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改善和精神症状减轻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诊断入组标准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交流障碍和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制定的"很可能AD"诊断标准。共纳入60例AD患者,按就诊或住院顺序分为美金刚组及传统治疗组(服用吡拉西坦),连续服药12周。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和护理者苦恼分级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58例患者完成实验。美金刚组治疗后12周患者认知功能显著改善,MMSE评分显著增高,NPI评分显著降低,护理者苦恼分级评分显著降低。与传统治疗组比较,美金刚组MMSE评分变化、NPI评分变化以及护理者苦恼分级评分变化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可改善中、重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尤其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并减轻照料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纺织女工健康现状,为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198名挡车女工为观察组,同单位行政后勤的31名女工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体检结果的统计比较,分析挡车女工高发职业损害的现状。结果观察组异常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的体检项目依次是高频听力受损、脚癣、心电图检查异常和胸透肺纹理增多。并且观察组高频听力受损与工龄呈正相关(r=0.983)。结论目前导致麻纺厂挡车女工高患病率的主要职业损害因素依次是噪声、高温高湿和纤维粉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学历老年2型糖尿病(T2DM)人群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明确2型糖尿病对高学历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共纳入55例病人,2型糖尿病组(T2DM组)34例,非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21例。对入选病例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并进行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评。结果 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MMSE、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MoCA量表各子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组除命名和定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子项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学历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病人存在选择性的认知功能下降,积极防治2型糖尿病对延缓高学历老年人群认知功能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拟Alzheimer病的简易大鼠模型。方法:大鼠海马CAI区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 OA)隔日1次,共4次,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大鼠海马CA1区多次微量注射OA可制备简易拟Alzheimer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T2DM)合并Alzheimer病(AD)的大鼠模型,用于T2DM合并AD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法 选用正常Wistar大鼠,经高糖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模型,1周后向海马CA1区注射冈田酸(OA),通过血糖测定、水迷宫试验、免疫组化测定,比较T2DM合并AD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的差异.结果 T2DM+AD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明显升高(P<0.001),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01).结论 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及OA可建立T2DM合并AD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T2DM)合并Alzheimer病(AD)的大鼠模型,用于T2DM合并AD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法选用正常Wistar大鼠,经高糖高脂喂养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模型,1周后向海马CA1区注射冈田酸(OA),通过血糖测定、水迷宫试验、免疫组化测定,比较T2DM合并AD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的差异。结果T2DM+AD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明显升高(P〈0.001),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01)。结论高糖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及OA可建立T2DM合并AD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并发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同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组、AD组及T2DM+AD组.采用血糖仪监测大鼠血糖,水迷宫实验观测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结果 各模型组大鼠均较正常对照组学习记忆力减退,T2DM组与AD组及T2DM+A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65 P<0.001).T2DM+AD组GSK-3β表达水平(4319.02±653.24)显著高于T2DM组(540.43±558.49)、正常对照组(315.56±91.64)及AD组(304.39±175.83)(H=19.335,P<0.001).AD组(2799.61±1070.02)及T2DM+AD组(8583.814±2236.11)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2.024±58.37)及T2DM组(287.75±192.53)(H=32.950,P<0.001). 结论 T2DM大鼠GSK-3β活性的上调可能是引起大鼠tau蛋白磷酸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