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洛铂(LBP)对肺癌HTB-56、HTB-56/DDP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及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影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人肺癌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为研究对象,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LBP作用于腺癌细胞株不同时间的OD值(optical density,光密度),比较药物剂量与其生长抑制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LBP能够抑制肺癌细胞株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的生长,并呈浓度与时间的依赖关系,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对两种细胞的抑制率也随之增大。结论 LBP能够显著的抑制HTB-56及其耐DDP细胞株HTB-56/DDP的细胞增殖,并不与DDP交叉耐药。随着小剂量LBP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呈现浓度与时间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胸腔穿刺术是常用临床诊疗技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胸腔穿刺、胸腔穿刺引流术器械主要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带针胸管以及传统乳胶管三种,并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但其使用中均受到患者特殊治疗体位要求的限制,以及存在金属穿刺针损伤的可能,从而引发治疗困难以及发生气胸、出血及胸膜反应等并发症。我们在急诊胸腔穿刺治疗中选择性采用BD留置针进行穿刺,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拓扑替康,TPT)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AnnexinV染色、梯状DNA电泳与细胞形态学观察等方法分析TPT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凋亡作用,分析靶细胞杀伤、凋亡作用与Caspase的关系。结果TPT对靶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同时,靶细胞出现凋亡表现。Caspase酶特异性抑制剂对凋亡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唧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理可能涉及到Caspase-8、Caspase-3的有序性活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内皮抑素(ES)腹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BABL/C小鼠,应用S180细胞建立腹腔积液模型。ES分为5.00mg/kg、2.50mg/kg及1.25mg/kg三组;阴性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为60.00mg/kg顺铂组。S180细胞腹腔注射接种5d后,实验药物隔日腹腔注射。记录小鼠体重作为腹水计量变化指标。计数小鼠存活只数计算存活率。结果 ES治疗癌性腹水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各组间小鼠体重具有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与顺铂对照组相当,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S对恶性腹水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提示,除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存活率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各实验组中,低剂量治疗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治疗组,低剂量组小鼠,存活时间长。结论重组人ES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性腔内积液效果,并可延长腹水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6.
马建增  曹文丽  刘淑荣 《中外医疗》2023,(2):121-124+133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采用顺铂热化疗灌注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阳光融和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顺铂热化疗灌注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相关指标、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略多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5);治疗组治疗后肿瘤相关指标、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顺铂热化疗灌注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减轻疼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耐阿霉素淋巴瘤细胞株(L1210/ADM)的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 V)染色、梯状DNA电泳与细胞形态学观察等方法分析不同浓度(0.05、0.10、0.20、0.40μmol/L)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L1210/ADM细胞的杀伤和凋亡作用,采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8、Caspase-3抑制剂IETD-fmk、DEVD-CHO分析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介导的靶细胞杀伤和凋亡作用与Caspase的关系.结果 0.10 μmol/L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靶细胞株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和0.05 μmol/L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用Caspase酶特异性抑制剂3组各时间点的靶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单用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细胞株经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处理后,部分靶细胞株出现了细胞凋亡;加用Caspase酶特异性抑制剂组中,有部分细胞死亡,但无凋亡小体形成,死亡细胞均为锥虫蓝染色.经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处理的靶细胞株大部分细胞出现胞体解离,并彼此黏附成簇状的、锥虫蓝拒染的凋亡小体,靶细胞株DNA电泳表现为特征性梯状图谱;加入Caspase酶特异性抑制剂的各组可以看到阻断了梯状DNA的产生.结论 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对L1210/ADM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Caspase-8、Caspase-3的有序性活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洛铂(LBP)作用下诱导肺腺癌HTB-56 细胞株ERCC1 的表达,并初步探讨ERCC1 与肺癌LBP 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 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LBP 干预后人肺腺癌 细胞株HTB-56 ECRR1 的表达情况,并与其耐顺铂(DDP)细胞株HTB-56/DDP 进行比较,分析ERCC1 与LBP 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8 μg/ml LBP 作用24 h,HTB-56 细胞中ERCC1 mRNA 表达开始增高,随作用时间 的延长,ERCC1 mRNA 的表达逐渐增高,72 h 组ERCC1 mRNA 表达最强,为(63.17 ±4.32)%,是对照组的 3.3 倍.浓度为8 μg/ml 的LBP 即可刺激HTB-56 细胞中ERCC1 基因水平上升,随LBP 浓度的增加,ERCC1 mRNA水平逐渐上升,64 μg/ml 组达高峰,为(69.30 ±4.88)%,为对照组的3.7 倍.结论 小剂量LBP 作用 随时间的延长,HTB-56 细胞中ERCC1 mRNA 表达量增加,推测ERCC1 可能参与洛铂继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病例介绍 林某,女,62岁,以“咳嗽伴气短半个月,加重1周”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咳嗽,夜间明显,无咳痰,无咯血,无发热。伴气短,无胸痛,无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曾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占位肿块,大小约2.8cm×1.8cm;双肺多发结节;肺门淋巴结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