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的研制及体外经导管植入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经导管植入的可行性及其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用超弹性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成圆柱状网状支架,腰部凹陷,并将网孔扩大,下段内置瓣膜环,将新鲜的猪心包经脱细胞处理后给予0.6%戊二醛浸泡36 h,缝合在瓣膜环上,制成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支架近端连接丝线,收入鞘管,取离体猪心脏标本,经升主动脉将带瓣膜支架送至左室,直视下送至主动脉瓣位置,释放支架,注水观察瓣膜功能及冠脉水流量。结果:制备的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可牢固地置于原主动脉瓣位置,释放后可回收,人工瓣膜启闭功能好,冠脉流量及二尖瓣前叶活动未受影响。结论: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设计合理,可经导管释放并回收,瓣膜功能良好,不影响冠脉开口,可用于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正常对照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13例的外周血可溶性CD40配体进行检测。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又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的可溶性CD40配体增高亚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可溶性CD40配体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正常对照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13例的外周血可溶性CD40配体进行检测。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又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的可溶性CD40配体增高亚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可溶性CD40配体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型带瓣膜雕刻支架经皮植入置换肺动脉瓣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自行设计圆柱状网状支架,用医用316 L不锈钢激光雕刻而成.将新鲜的猪心包经脱细胞处理后置0.6%戊二醛浸泡36 h,生理盐水洗净,裁剪成人工瓣膜,缝合在不锈钢支架上,制成带瓣膜肺动脉支架.手术前将带瓣膜支架压缩至定制的相应大小的球囊导管上.选择健康犬8只,体重(15.5 ± 3.1)kg,穿刺右股静脉,将带瓣膜支架经导管植入至肺动脉瓣处,置换自身肺动脉瓣膜.手术后通过DSA和超声等方法即刻观察实验效果.结果 1只犬死于术中麻醉意外,7只犬经皮瓣膜置换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时影像和超声检查结果表明人工肺动脉瓣膜功能正常.结论 自制新型带瓣膜支架经导管植入置换肺动脉瓣方法可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明显改善,然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及其预后却无很大的改变。不可逆的泵衰竭引起循环衰竭和重要器官灌注减少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仍然有较高的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血运重建可防止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发生心源性休克后早期血运重建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源性睾酮对雄性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高脂去势组(切除双侧睾丸及副睾)。实验时间12周。结果:高脂去势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相差不明显,低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较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胸经导管植入带瓣膜支架置换主动脉瓣膜的可行性及术后短期疗效.方法:新鲜猪心包以0.6%戊二醛浸泡36 h后缝合在瓣膜环上,并将其固定在哑铃型镍钛记忆合金自膨胀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选择健康杂种犬8只,通过开胸穿刺左心室心尖部,超声引导下将带瓣膜支架经导管植入至主动脉瓣处,置换犬自身主动脉瓣膜,术后定期行心电图、心脏彩超、CT及DSA造影检查,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制作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经导管植入置换主动脉瓣膜后5只犬成活;心脏彩超及DSA造影检查证实术后支架位置及瓣膜功能良好,冠脉血流未受影响,术后3个月CT检查未发现支架移位,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开胸经导管途径植入自制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可有效置换犬主动脉瓣膜,短期随访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8.
胸片在早期诊断急性胸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明标 《河北医学》2004,10(12):1065-1067
目的 :评价胸片检查对早期诊断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的急性胸主动脉夹层 37例患者 (AD组 )和同龄对照组、高龄对照组各 10 0例患者胸片主动脉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AD组 37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有 31例胸片主动脉有异常增宽发现 ,阳性率 83.8% ;而同龄对照组、高龄对照组仅 3%、11%有主动脉增宽表现 ,AD组和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胸片对于升主动脉的病变敏感性为 18.5 %。结论 :胸片对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有提示价值 ,有助于降低首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和脂联素(APN)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盐城市滨海中山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 CD40L和APN水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 CD40L和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 CD40L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s CD40L水平,提高血清APN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在严重的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辅助装置可以提供部分或完全的循环支持,但传统的左心室辅助装置需外科手术置入。目前临床有2种运用比较成熟的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Tandem Heart和Impella系统.虽然它们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但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其作用机制和临床使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