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给本病的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本研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认知电位(P300)、简易智能状态评价量表(MMSE)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事件相关电位及神经智能评分进行动态观察,探索TCD各参数的改变及智能损害的演变规律,从而探索用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预测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人韦氏记忆测验(WMS)、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对72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及18例健康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记忆商(MQ):椎-基底动脉狭窄组[(73.29±26.77)分]较颈内动脉狭窄组[(86.38±21.96)分]减退明显(P<0.05),智商(IQ):颈内动脉狭窄组[(72.25±23.46)分]较椎-基底动脉狭窄组[(80.65±25.22)分]减退明显(P<0.05).动脉狭窄各组的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均较对照组差(P<0.05),其中颈动脉狭窄组以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符号、填图、木块图等检测减退为主,椎-基底动脉狭窄组以背数、词汇、图形拼凑等检测减退为主(P<0.01),而全脑动脉狭窄组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是全面的.结论 脑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动脉狭窄类型不同,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3.
对Bels麻痹的病因及提高本病的疗效进行探讨,以84例Bels麻痹患者与52例神经衰弱患者作对照,进行免疫指标及螨变态反应检测。结果Bels麻痹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值均高于对照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84例Bels麻痹患者中螨变态反应阳性34例,阴性50例;对照组52例中阳性8例,阴性44例,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96例Bels麻痹患者采用中药麻痹1~4号汤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62例Bels麻痹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96例中治愈9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1例;对照组62例中治愈34例,基本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17例,两组疗效对比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中药治疗Bels麻痹的优点,不仅在于具备中药的独特作用,还具备西药的抑菌、消炎、镇静、止痛、扩血管、降压、抗病毒、抗风湿及类激素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韦氏记忆测验(WMS)、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对72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及18例健康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记忆商(MQ):椎-基底动脉狭窄组[(73.29±26.77)分]较颈内动脉狭窄组[(86.38±21.96)分]减退明显(P<0.05),智商(IQ):颈内动脉狭窄组[(72.25±23.46)分]较椎-基底动脉狭窄组[(80.65±25.22)分]减退明显(P<0.05)。动脉狭窄各组的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均较对照组差(P<0.05),其中颈动脉狭窄组以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符号、填图、木块图等检测减退为主,椎-基底动脉狭窄组以背数、词汇、图形拼凑等检测减退为主(P<0.01),而全脑动脉狭窄组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是全面的。结论脑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动脉狭窄类型不同,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理论的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大鼠模型。方法在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医“恐伤肾”及“过食肥腻滋生痰浊”的理论,采用猫吓鼠法及高脂饮食法制作"肾虚痰瘀"病理模型。结果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均出现了偏瘫症状,同时模型组大鼠还出现了中医肾虚痰瘀的证候特点:毛发卷曲黯淡无泽、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嗜睡、表情惊恐,饮水减少,二便失禁(粒次数增多、粪便颗粒变小);生化指标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模型组血脂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和0.05),模型组脑组织及血浆MDA含量[脑组织MDA(165.27±7.61)nmol/g;血浆MDA(155.27±7.53)nmol/g]也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脑组织MDA(153.94±5.73)nmol/g;血浆MDA(153.89±5.67)nmol/g](P<0.05),模型组脑组织及红细胞SOD活性[脑组织SOD(72.44±0.55)Nu/mg;红细胞SOD(60.44±0.55)抑制%]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脑组织SOD(79.97±0.43)Nu/mg;红细胞SOD(64.97±0.34)抑制%](P<0.05)。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制作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大鼠模型,该模型可作为研究中风后遗症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顾克金  李相元  杨燕  田文静  孙祖真 《齐鲁药事》2012,31(5):296-297,30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和丹红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对其治疗机制加以探讨。方法将8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高压氧每日一次及胞磷胆碱0.75 g每日一次静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及丹红注射液每日一次静滴,14 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MoCA,P300潜伏期作为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的指标,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观察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均有显著提高,P300潜伏期均有明显缩短,RI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地黄饮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非开颅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地黄饮子10g/kg和20g/kg实验前连续灌胃给药7d。发现地黄饮子可显著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自由基病理学研究进展顾克金李宪章徐存理综述范连杰审校(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众所周知,脑对缺血极为敏感,短期脑缺血即可导致一系列功能及代谢紊乱,因此尽快恢复脑血流是改善脑功能的重要措施。然而许多实验证明:一定程度脑缺血后,使血流再通往...  相似文献   
9.
吸烟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烟作为脑卒中的行为危险因素,已成为当今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发生脑卒中比不吸烟者高3倍,其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导致脑卒中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病人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CD、P300、MMSE对多发性脑梗塞(MI)病人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对无痴呆的135例MI病人动态随访,每3月一次共2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发生率为21.5%(29/135),其中的22例发生于随访的1年后,占75.9%(22/29);随访中出现痴呆的病人Vm逐渐降低,RI逐渐增高,与单纯MI组相比,两组从6-9个月开始即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较MID的发生高峰提前3-6个月。结论用TCD动态监测MI病人的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病人认知障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