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旋毛虫DNA疫苗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编码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31000抗原的DNA疫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TspE1)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的体外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方法 通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pcDNA3 TspE1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在876bp处有一条带,而用空质粒pcDNA3转染的CHO细胞未出现条带,表明pcDNA3 TspE1转染细胞中有TspE1基因转录。IFAT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与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反应呈现亮绿色荧光 ,而pcDNA3转染的CHO细胞及未转染细胞呈现橘黄色。Westernblotting显示在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培养液中存在有一Mr约31000的蛋白带 ,且该条带能被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感染旋毛虫的小鼠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 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TspE1可转染CHO细胞,旋毛虫TspE1基因可在转染的CHO细胞中表达,表达蛋白能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且具有旋毛虫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在小鼠先天性传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摇研究旋毛虫在小鼠的先天性传播并观察母鼠抗旋毛虫抗体对攻击感染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昆明小鼠分为受孕后感染组和感染后受孕组,子鼠出生后1 d内剖杀,检查旋毛虫幼虫;将正常母鼠所产子鼠由感染旋毛虫的母鼠喂养,21 d后宰杀,检查旋毛虫幼虫。用间接ELISA检测感染母鼠所产子鼠出生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抗旋毛虫抗体,观察母鼠抗旋毛虫抗体对攻击感染的免疫保护。 结果 受孕后7 d感染旋毛虫的母鼠所产的6只子鼠中有2只感染旋毛虫;感染旋毛虫后8 d和22 d受孕雌鼠所产子鼠的感染率分别为20%(2/10)和25%(2/8),从子鼠检获的旋毛虫均是未成囊的幼虫。交叉哺乳实验表明正常母鼠所产的30只子鼠未见旋毛虫感染。感染母鼠所产27只子鼠出生后1、7、24及40 d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77.8%及14.8%,子鼠出生后40 d攻击感染的减虫率为62.0%;感染母鼠所产子鼠血清被动转移小鼠的减虫率5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旋毛虫在小鼠可经胎盘传播,母鼠的抗旋毛虫抗体对子鼠抗攻击感染可能具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原核表达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43 000抗原基因(Ts43)并对重组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方法将旋毛虫抗原基因Ts43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Ts43,经测序分析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鉴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为Mr 41 000的重组融合蛋白,IPTG诱导4 h时表达量最大,薄层凝胶光密度扫描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4.7%。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旋毛虫、乡土旋毛虫及纳氏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与人芽囊原虫、微小隐孢子虫感染小鼠和正常小鼠血清和正常人血清无交叉反应,但与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日本血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有交叉反应。结论旋毛虫Ts43基因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但与某些寄生虫病患者血清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抗高血压药物中,目前大部分单一药物不能满足理想的抗高血压药要求。尼群地平和吲达帕胺是适合老年患者长期服用的抗高血压一线药物[1-3],但单独应用降压疗效有时不够理想,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亦各有利弊,且加大剂量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3]。笔者研究了两药小剂量合用对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左室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并与厄群地平组进行了比较。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人选标准为I~ill期高血压病,男女均可,年龄>60岁,治疗前基础血压>160/95rnmHg。经询问病史,体检及…  相似文献   
5.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0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2例风湿性心脏辩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球囊导管二尖辩成形术。结果成功101例,二尖辩口面积由0.79±0.34cm2增至1.88±0.32cm2,跨瓣压差由259±077kPa降至0.83±0.42kPa,左房平均压由3.84±1.15kPa降至1.86±0.59kPa。1例发生脑梗塞,其他患者未出现严重合并症。本文对该术疗效、技术操作及严重合并症的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并分析可能原因,以便寻找有效预防与治疗途径.[方法]对北京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收集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645名教职工脂肪肝患者检出率为19.21%,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40~50岁脂肪肝患病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降低,女性40~50岁患病率最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结论]某校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偏高,膳食不合理、缺乏锻炼、肥胖是主要原因,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理念及生活习惯干预,预防脂肪肝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水痘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及特点,为预防水痘在大学生中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时40例大学生水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0例水痘发生于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发病有新生、居住地集中趋势.疾病特点是起病急,前驱症状明显,全身症状、皮疹及瘙痒症状重.密切接触者容易感染.大学生水痘感染与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抵抗力低等因素有关.结论 水痘起病急,前驱症状明显,传染性强,由于大学生生活、学习集中,容易造成水痘爆发流行,学校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水痘的认识,尽可能早诊断,早隔离,防止造成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细胞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多属于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分子量为6-60kDa,其成熟分泌型分子所含氨基酸多在200个以内。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亦称之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在免疫应答中,细胞因子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  相似文献   
9.
探讨如何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高技能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是医学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课题,因此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该文就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旋毛虫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 将旋毛虫肌幼虫编码 31kDa抗原结构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spE1分别用肌肉注射和基因枪免疫BALB/c小鼠 ,免疫血清用旋毛虫肌幼虫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抗原进行IFAT检测 ,并用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 IFAT表明 pcDNA3-TspE1接种BALB/c小鼠后产生的免疫血清与旋毛虫肌幼虫可产生阳性反应 ,在肌幼虫冰冻及石蜡切片上均显示黄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 ,pcDNA3-TspE1接种小鼠后产生的免疫血清只能识别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中的 31kDa抗原组分 ,而 pcDNA3质粒接种小鼠后的血清不能与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结论 旋毛虫DNA疫苗 pcDNA3-TspE1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