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英  杜斌  杨春敏  范勤  韩全利  李静  贾敏  于妍 《胃肠病学》2012,17(5):288-292
背景:常规空气灌注式结肠镜检查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不适,探求更好的结肠镜检查方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2)灌注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方法:9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组基线情况基本一致,分别以空气或CO2为注气媒介,辅以或不辅以镇痛药行结肠镜检查。以直观模拟量表(VAS)评价检查中和检查后5、10、15、20min腹痛、腹胀情况。每组分别随机选取8例患者,8例于检查后1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另8例于检查后60min拍摄腹部X线平片评价肠管扩张程度。结果:CO2组和CO2+镇痛组各时点腹痛、腹胀VAS评分以及检查后肠管扩张程度评分分别显著低于空气组和空气+镇痛组(P〈0.01),CO2+镇痛组检查中腹痛、腹胀VAS评分显著低于CO2组(P〈0.05)。四组间各项结肠镜操作参数以及动脉血pH值和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O2灌注式结肠镜检查用于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舒适度较空气灌注式结肠镜检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消化系统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5~2011年我科住院的56例老年消化道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首发症状、诊断方法、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合并症、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6例(28.6%)无症状,40例(71.4%)因消化系统症状就诊;50例(89.2%)通过消化内窥镜检查诊断;胃窦(24.6%)和乙状结肠(19.3%)为好发部位;腺癌为常见病理类型(47例,83.9%);高血压(42.8%)、糖尿病(33.9%)和冠心病(25%)为本组患者的常见合并症;肺、肝为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最长带瘤已生存86个月。结论消化道内窥镜是诊断老年消化道原发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老年消化道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时间较长,免疫及营养支持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Ss-A/Ro 60 ku亚单位编码基因,检测Ss-A/Ro 60 ku亚单位及其变异体在耐药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克隆Ss-A/Ro 60 ku亚单位编码基因,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Ss-A/Ro 60 ku亚单位及其变异体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Ss-A/Ro 60 ku亚单位编码基因,并发现了他的两种变异体,长度分别为52 bp和41 bp.半定量RT- PCR结果显示,Ss-A/Ro 60 ku亚单位在SGC7901/VCR中的表达强度高于SGC7901细胞(P=0.0001),Ss-A/Ro 60 ku亚单位的两种变异体在SGC7901/VCR中的表达强度也高于 SGC7901细胞(P=0.001).结论:Ss-A/Ro 60 ku亚单位及其两种变异体为胃癌多药耐药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为疫苗载体,构建基于胃癌MG7-Ag模拟表位的口服活菌疫苗,观察Balb/c小鼠口服免疫后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方法构建MG7-Ag模拟表位和HBcAg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得到模拟表位的口服活菌疫苗。用构建的口服鼠伤寒沙门菌疫苗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携带pYA3341空载体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作为对照。初次口服接种6周后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MG7-Ag抗体的滴度。初次免疫后8周时,取免疫鼠脾细胞,以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果,用表达MG7-Ag的小鼠艾氏腹水瘤细胞进行肿瘤攻击实验,观察疫苗对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口服疫苗免疫小鼠后疫苗免疫组小鼠血清抗MG7-Ag抗体较PBS和空载体对照组显著增高,三组分别为0.954±0.040,0.653±0.018和0.692±0.012(P<0.01)。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杀伤实验未见显著差异,三组分别为234.7±27.7,183.4±26.0和195.7±8.0(P>0.05)。小鼠艾氏腹水瘤的攻击实验显示:疫苗免疫组中5只小鼠有1只未见肿瘤形成,而对照组小鼠则全部成瘤,且免疫组的成瘤重量为(0.05±0.01)g,明显小于两对照组的(0.10±0.04)和(0.09±0.04)g(P<0.01)。结论以胃癌MG7-Ag模拟表位为基础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乙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尾部悬吊7d组、尾部悬吊14d组和相应的同步对照组.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悬吊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游标卡尺检测胃溃疡面积,电镜下观察再生黏膜结构,放免法检测胃液EGF含量,观察大鼠胃溃疡愈合分期.结果:与对照7d组相比,悬吊7d组大鼠溃疡面积明显增大(6.0mm2±1.7mm2vs2.2mm2±0.7mm2,t=5.661,P<0.01),溃疡分期明显降低(χ2=12.771,P<0.01);与对照14d组相比,悬吊14d组溃疡面积明显增大(3.0mm2±1.2mm2vs1.1mm2±0.4mm2,t=4.233,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增高(0.155ng/mL±0.052ng/mLvs0.103ng/mL±0.019ng/mL,t=2.635,P<0.05);与悬吊7d组比较,悬吊14d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3.0mm2±1.2mm2vs6.0mm2±1.7mm2,t=3.805,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降低(0.155ng/mL±0.0...  相似文献   
6.
根据神经可塑性理论,反复的吸毒行为能够使连接在一起的同时启动的神经元结构发生变化,令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更为强健,它让吸毒人员对毒品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戒毒人员渴求毒品回路的自动化运行,中医按摩戒毒康复技术有意识运动能够阻断戒毒人员渴求回路的自动化过程,可以有效戒治毒瘾和降低复吸率,为科学戒治吸毒行为提供一个可供参考、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见急症之一,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病情严重者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由于老年患者特有的身体特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与青年患者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更好的指导治疗、改善预后,现对我科在近5年收治的5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重组α型干扰素(IFN-α)基因序列,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人工合成新型重组IFN-α基因全长,将PCR扩增产物与pUC18进行双酶切后构建克隆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经蓝白斑筛选,提取质粒,以EcoRI和BamHI双酶切,插入表达载体pBV220,转化至大肠杆菌,42℃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超声破菌,抽提复性后以Sephacryl S-200HR分离获得目标蛋白。在转染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中,研究其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读码框经测序与预期一致,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获得证实,与2.2.15细胞培养8d,对HBeAg和HBsAg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地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BV220-IFN-α,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融合表达,重组表达的新型重组IFN-α具有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Ro 60变异体1在胃癌多药耐药中的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克隆Ro 60变异体1编码基因,构建Ro60变异体1编码基因的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导入SGC7901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基因转染细胞进行鉴定,通过MTT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蓄积的阿霉素.结果:成功构建Ro 60变异体1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导入SGC7901,其表达量明显增加;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与SGC7901和SGC7901-pcDNA3.1细胞相比,转染细胞对长春新碱(IC50:2.87±0.10mg/L vs 0.47±0.07 mg/L,0.63±0.08 mg/L,P<0.01)、5-氟尿嘧啶(IC50:3.89±0.12 mg/L vs0.59±0.17 mg/L,0.92±0.12 mg/L,P<0.01)、丝裂霉素(IC50:1.02±0.06 mg/L vs 0.50±0.04mg/L,0.73±0.09 mg/L,P<0.05)、顺铂(IC50:1.15±0.06 mg/L vs 0.46±0.04 mg/L.0.52±0.05 mg/L,P<0.01)、阿霉素(IC50:0.45±0.03mg/L vs 0.15±0.03 mg/L,0.16±0.02 mg/L,P<0.01)的敏感性减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内阿霉素的蓄积减少(50.39±2.09 mg/L vs 94.99±4.07 mg/L,88.06±2.67mg/L,P<0.01).结论:Ro 60变异体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后,显示多药耐药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Gz暴露值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和胃液EGF含量的影响,探讨高+Gz值暴露后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1Gz值(n=10)、+5 Gz值(n=10)、+10 Gz值组(n=10)、重复暴露组(n=10)。+5 Gz值组、+10 Gz值组各连续暴露5 min,重复暴露组亦为连续暴露:+5 Gz值1.5 min、+10 Gz值2 min、+5Gz值1.5 min。每组下离心机后,光镜下分别观察各组胃黏膜大体损伤程度,用游标卡尺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放免法检测胃液EGF含量。结果各组胃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重复暴露组>+10Gz暴露组>+5Gz暴露组>对照组。+5Gz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胃黏膜损伤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另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此同时,各组大鼠胃液EGF含量:重复暴露组<+10Gz暴露组<+5Gz暴露组<对照组。+5Gz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胃液EG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另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在越高水平+Gz值暴露下,胃黏膜受损程度越重,胃液EGF含量越低。高+Gz值暴露造成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与胃黏膜的保护因子EGF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