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朗格汉斯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不仅是构成机体抵御外界生物、物理及化学等因素对机体损害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它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积极参与免疫反应,使机体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朗格汉斯细胞是在1868年由德国医学学生朗格汉斯(Langerhans P.)用氯化金染色法在皮肤表皮内首先发现的,以后即命名为  相似文献   
2.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血栓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03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按是否发生血栓事件分为两个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生血栓事件患者占47.57%(49/103),与无血栓事件患者对照,其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性别、民族、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心磷脂抗体IgG及IgM均阳性在血栓组有较高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年龄大,抗IgG抗体及抗IgM抗体均阳性是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易并发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陶赞英 《华夏医学》2009,22(4):706-707
痤疮是常见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出现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易反复发作,重者可形成萎缩性或增生性疤痕,影响容貌,有碍患者的身心健康.我科于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应用维胺酯胶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7~1998年应用α、b基因工程干扰素(由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治疗30例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择起病一周以内,未经治疗者。所有患者均有神经痛,皮损以红斑、水疱为主。两组治疗前后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对HBsAg和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血,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及全血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IL-2、IL-10和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检测,应用PCR法对HBVDNA进行检测,并对HBVDNA指数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应用SPSS13.0 for window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2与HBsAg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064,P=0.547),但与HBV DNA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261,P=0.013);IL-10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4),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015,P=0.888);IL-2/IL-10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087,P=0.410),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95,P=0.063);CD4^+细胞与HBsAg及HBVDNA水平均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88,P=0.074;r=0.051,P=0.632);CD8^+细胞也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07,P=0.315),与HBVDNA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46,P=0.169);CD4^+/CD8^+比值与HBsAg水平呈无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158,P=0.134);但与HBVDNA水平呈低负相关关系(r=-0.201,P=0.055)。结论慢乙肝患者体内IL-2对HBsAg水平虽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对HBVDNA的复制起到显著抑制作用;IL-10对HBsAg及HBVDN水平均无显著影响,IL-2/IL-10之间的平衡对HBVDNA复制亦无明显影响;CD4^+、CD8^+细胞对HBsAg及HBVDNA水平虽无明显影响,但CD4^+/CD8^+细胞之间的平衡似对HBV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各50例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患者血清ANCA,AN-CA阳性者加做髓过氧物酶(MPO)、蛋白酶3(PR3)的酶联免疫检测(ELISA)。结果①活动组SLE患者ANCA阳性率(64.0%)高于非活动组(20.0%)及对照组(2.0%)(P均〈0.05);②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在临床表现(胸膜炎、心包炎、肾损害方面)2、4 h尿蛋白〉0.5 g/d、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NCA阳性的狼疮肾炎组MPO-ANCA阳性率(71.4%)高于非狼疮肾炎组(25.0%),P=0.038。结论 ANCA与SLE发病和疾病活动有关,可能是判断SLE病情复发与缓解的一个有用指标;MPO-ANCA可能和狼疮肾炎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侧翼管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SP(P物质)、VIP(血管活性肠肽)和NPY(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双侧翼管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个月检测血清SP、VIP和NPY水平,并以1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血清中SP、VI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NPY则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翼管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能与血清中SP、VIP和NPY含量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 p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和OSAHS患者合并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allergic airway disease,AAD)患者血浆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以及组织中ICAM-1的表达情况。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门诊患者90例,分别为健康者30例,单纯OSAHS30例和OSAHS合并AAD患者30例,检测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浓度,以及ICAM-1在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OSAHS+AAD组血清TNF-α、CRP、ICAM-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OSAHS组(P〈0.01),单纯OSAHS组TNF-α、CRP、I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OSAH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失衡,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升高参与OSAHS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且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OSAHS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细胞表面分子ICAM-1(CD54)和B7-2(CD86)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来自整形术9例胸部皮肤组织切成面积相同的小组织块,每人份等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SEB适当浓度施于皮肤表面,对照组PBS同法处理皮肤组织,然后将皮肤组织培养24 h后快速组织切片,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SEB刺激后皮肤组织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表面ICAM-1分子和郎格汉斯细胞表面B7-2分子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表面分子ICAM-1和郎格汉斯细胞表面分子B7-2均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SEB可刺激体外培养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高表达ICAM-1分子和B7-2分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类型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肝组,SH)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组,LC)25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