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比较江滩地区纳潮引水药浸法与单纯喷洒法现场灭螺效果。方法 在2块相邻有螺江滩上分别采用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灭螺药为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与单纯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喷洒法灭螺,在灭螺前后分别进行螺情调查并计算灭后活螺密度。结果 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后1年和2年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72.19%和100.00%,单纯喷洒法灭螺后1年和2年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5.93%和18.15%。结论 有螺江滩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喷洒法灭螺,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持续开展2年以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评估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 为江滩地区传播阻断后监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在扬州市沿江的广陵、 邗江、 江都、 仪征和开发区5个区 (市) 开展水体血吸虫感染性、 水上流动传染源、 江滩保虫宿 主和野粪污染情况调查, 评估和分析江滩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潜在传播因素与风险特征。结果 结果 2015年, 在扬 州市沿江地区确定15个重点水域, 共投放哨鼠1 500只, 饲养后总存活率为99.33%; 解剖哨鼠1 490只, 未查到阳性哨 鼠。共检查水上流动人员5 576名, 未查到粪检阳性病人; 共检查家畜3 566头 (只), 其中牛171头、 羊1 895只、 猪1 500 头, 未查到病畜。2016年1-3月在8块江滩共投放3 200只鼠夹, 在6块江滩捕获野鼠62只, 野鼠捕获率为1.94%, 未发现 感染血吸虫的野鼠; 在7块江滩检获新鲜野粪35份, 其中牛粪11份、 羊粪17份、 狗粪2份、 其他野粪5份, 分别占31.43%、 48.57%、 5.71%和14.29%, 对检获的野粪进行检测, 未查出阳性野粪。结论 结论 扬州市沿江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 但 江滩放养的牛、 羊等家畜粪便所致污染是疫情发生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江滩特殊环境下灭螺新方法。方法在江滩利用便携式喷火器开展喷火法灭螺,对灭螺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江滩开展喷火灭螺法后,螺情调查显示,灭螺后第1、3、7、15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17.06%、23.02%、18.63%、12.30%,均较灭螺前3.56%有上升(χ^(2)=118.49、198.83、140.33、73.06,P值均<0.05);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3.99%、20.17%、15.62%、9.06%,以灭后第3 d最高,后逐渐下降;活螺密度分别为2.31、2.22、2.43、5.33只/0.1 m^(2),在灭后第1 d、第3 d有下降趋势,至第7 d又有所上升,至15 d活螺密度大幅上升,远超过灭螺前密度;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16.91%、20.14%、12.59%、-91.73%,灭后第3 d活螺密度下降最高。结论在江滩地带开展喷火灭螺有一定效果,但喷火灭螺法对江滩螺情控制效果不佳,不建议在江滩地带开展大规模喷火灭螺法灭螺。  相似文献   
4.
5.
[摘要] 目的 比较江滩地区纳潮引水药浸法与单纯喷洒法现场灭螺效果。方法 在2块相邻有螺江滩上分别采用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灭螺药为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与单纯26%四聚·杀螺胺乙醇胺盐悬浮剂喷洒法灭螺,在灭螺前后分别进行螺情调查并计算灭后活螺密度。结果 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后1年和2年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72.19%和100.00%,单纯喷洒法灭螺后1年和2年活螺密度下降率分别为5.93%和18.15%。结论 有螺江滩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喷洒法灭螺,纳潮引水药浸法灭螺持续开展2年以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