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IgG亚类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和感染后的体液免疫状态。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及高亲和力的IgG亚类多克降抗体,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 血清IgG水平单纯糖尿病组和血管病变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P〈0.05和〈0.01),并以IgG1下降为主;血清IgG、IgA水平感染组比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和血管病变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IgG亚类及IgM水平感染组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它以突发的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丧失、血糖急剧升高而无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为特征。该型糖尿病呈急性起病,如未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危及生命,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的急危重症。本资料通过对1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观察,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引起对该病的重视,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抢救。  相似文献   
3.
测定133例T2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发现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较尿蛋白正常患者Hp感染率升高,提示Hp感染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合并生殖道感染孕妇4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孕妇200例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念珠菌感染组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感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临床上要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超测量腹内脂肪厚度(VFT)在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6例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用B超测量VFT,其中45例男性和36例女性同时进行螺旋CT检查.分析B超测量VFT和CT测量腹内脂肪面积(VFA)、腰围(WC)、体质指数(BMI)之间的相关性,并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FT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最佳截断点.结果 VFT、WC、BMI与VFA均呈正相关(P<0.01);VFT与VFA的相关系数WCBMI.男性VFT为55 cm对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敏感度为0.79,特异度为0.77,曲线下面积为0.84(P<0.01);女性VFT为42 cm对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敏感度为0.81,特异度为0.75,曲线下面积为0.86(P<0.01).结论 B超测量VFT是评估腹内脂肪堆积的可靠指标,可代替WC用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测定45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及19例健康对照者(CON)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7例)与无视网膜病变(NDR)组(28例),比较各组间血浆总Hcy的水平;再将17例DR组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9例)和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8例),比较两组间血浆总Hcy的水平. 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DR组的血浆总Hcy水平高于NDR组及CON组(P<0.01),NDR与CON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在DR组,PDR组的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BDR组(P<0.01),以正常对照组的血浆Hcy均数+2个标准差作为高Hcy血症的诊断标准,PDR组高Hcy血症的发生率高于BDR组(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者血浆总Hcy水平升高,其中PDR组的血浆总Hcy又高于BDR组.血浆总Hcy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和股骨区的骨密度,同时用超声探测双下肢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等情况。结果无血管病变组33例,轻中度血管病变组65例,重度血管病变组50例,三组间骨密度值依次降低(P<0.05或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体质指数、下肢血管病变积分为决定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0、0.52及1.87)。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苗  卢学勉  杨虹  叶成夫  杨士桂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280-1282,128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24名健康对照者Hp感染率。13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血管检查结果,分为无血管病变组71例、轻中度血管病变组32例、重度血管病变组28例,比较三组间的Hp感染率。并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为因变量,Hp感染及已知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为49.6%,高于健康对照组(20.8%,〈0.05)。重度血管病变组Hp感染率89.3%(25/28),轻中度血管病变组Hp感染率56.3%(18/32),无血管病变组Hp感染率30.0%(22/71),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p感染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升高,Hp感染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正位腰椎L_(1~4)及左股骨颈骨密度,并根据骨密度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骨质疏松症组和无骨质疏松症组,同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并收集三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体质指数等资料.结果 骨质疏松症组与无骨质疏松症组比较年龄、绝经年限、病程及体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无骨质疏松症组和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症组正位腰椎L_(1~4)、左股骨颈骨密度下降(P<0.01),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P<0.01),斑块发生率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正位腰椎L_(1~4)和左股骨颈骨密度与患者年龄、病程、绝经年限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负相关,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颈动脉体质指数存在一定的联系,低骨密度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