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PRFA)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经皮穿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114例153个病灶和良性肿瘤13例16个病灶,共计127例169个病灶。B超引导监测,局麻配合全身镇痛处理,对于肿瘤病灶大于2.5cm者进行分层多点叠合毁损,大于5.0cm或多发的恶性肿瘤配合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生存情况。结果 实施成功率100%,P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并发症发生率6.14%(7/114),均保守治愈,无相关死亡。PRFA治疗肝脏良性肿瘤未遇并发症,病人均健在。114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14/114)、97.4%(111/114)、74.6%(85/114)、59.4%(41/69)和36.8%(7/19)。结论 PRFA微创、有效、简捷、实用、可重复、相对安全,在肝脏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价值,亦可作为肝脏良性肿瘤的一种选择疗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反复静脉注射小剂量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家兔慢性肾炎,用羊踯躅根治疗。同时,用该药对慢性肾炎病人进行疗效观察。阳性组兔肾小球呈现中至重度颗粒形免疫荧光,肾组织呈明显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改变。尿蛋白±~++。治疗组兔及病人治疗后病变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果提示循环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着可引起兔类似人类的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羊踯躅根对病变有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84年1月到1993年12月末共收治产钳术分娩致眼外伤15例,占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总数的0.11%,占同期产钳术分娩新生儿的1.97%。本文对产钳术分娩所致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预后及预防等加以详细讨论。并强调小儿眼外伤最突出的问题是弱视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antineoplastic drugs,ADs)医护人员不良妊娠结局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改善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方法对深圳市3家医院23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接触组119人(孕次153次),对照组116人(孕次156次)。获取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自然流产、胚胎停止发育、畸胎及死胎)发生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接触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接触组22名医护人员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8.5%,接触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是对照组的8.543倍(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s接触年限增加(OR=1.181,95%CI=1.004~1.389,P=0.044)是医护人员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参与医院开设课程(OR=0.185,95%CI=0.036~0.954)、科室培训(OR=0.056,95%CI=0.005~0.633)及同事间交流学习ADs相关危害知识(OR=0.094,95%CI=0.015~0.605)、处理ADs时使用N95及以上口罩(OR=0.127,95%CI=0.021~0.782)、佩戴双层乳胶手套(OR=0.071,95%CI=0.008~0.612)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职业接触ADs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应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提高医护人员防护意识,改善职业安全现状,最大化减少ADs带来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传播的报道[1],而目前在我国出现手足口病的病例有增无减,这对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足口病往往好发于婴幼儿人群中,由于其行为能力弱或无行为能力,而患儿的家属对其的照顾与护理的心理压力较大,若重症患儿未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咯萘啶与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配伍,多年来在海南和云南的抗药性地区治疗恶性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种配伍不宜用于抗药性恶性疟地区的防治。因为:(1)未能明显地延缓恶性疟原虫对该种伍用产生抗药性,纵向监测于用药8年后,出现RⅢ病列,药后24h的减虫率明显下降(P<0.05);(2)恶性疟治疗后28d,60%左右的病例仍携带配子体,经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血餐后,在诞腺中可查见子孢子,表明此种配伍治疗后,会引起恶性疟的传播与扩散。  相似文献   
7.
邵有和  陈昌枝  冯洁美 《内科》2014,(5):597-5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由不同的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介导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炎症所涉及的部位包括呼吸道、肺血管及肺实质,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气道的重塑、肺功能的下降都与炎性介质有关。本文就炎症反应与COPD肺功能关系作一综述,揭示炎症反应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1]。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类。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2],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3d出现,4~5d达高峰,足月儿在2W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W,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不超过205μmo1/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免疫学指标变化规律,并对临床治疗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研究,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且化疗后肺部受到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医院行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且化疗后无肺部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研究组进行药敏试验,比较化疗前后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结果研究组的免疫学指标为IgA(1.12±0.13)g/L、IgM(1.07±0.11)g/L、IgG(8.06±1.06)g/L、CD3+(66.23±3.79)%、CD4+(39.26±2.85)%、CD8+(42.20±3.75)%及CD4/CD8为0.91±0.20;研究组除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指标整体低于对照组水平;且重度感染患者的指标变化程度明显比轻中度感染患者指标变化幅度大(P<0.05);化疗前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发生了变化,化疗前耐药程度前3位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50.0%、30.0%、23.3%,化疗后为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0.0%、43.3%、16.7%。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肺部感染患者机体免疫水平降低,化疗后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中医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此研究中医很有必要对气的内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基于此,本文从自然、哲学、物质等几个方面对气进行阐述,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气,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