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3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巨大纵隔瘤14例。结果肿瘤完全切除12例,部分残留2例。无手术死亡。认为巨大纵隔肿瘤的术前确诊有一定难度,X线、B超及CT仍为主要检查手段;麻醉时注意避免气管、血管受压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术中注意控制出血;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左心衰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合适重量及高度的金属球自由落体撞击家兔右侧胸壁建立家兔肺挫伤模型。有效撞击条件为 :金属球重 0 .35 2kg ,下落高度 1.5 5± 0 .13m ,撞击速度 5 .5 8± 0 .2 2m/s;撞击时造成屏气状态。致伤后 1hX线检查及CT平扫见右肺密度增高 ,3~ 5h更为明显 ;致伤后 5h挫伤肺组织光镜及电镜观察见肺内大量红细胞、炎性细胞渗出及Ⅱ型肺泡上皮的气球样变。该模型在影像及病理形态上的变化充分体现了肺挫伤的临床特点 ,并在致伤参数上作了相应的改进 ,简化了打击装置 ,经济易行 ,为肺挫伤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是超声仪联合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ETS)治疗雷诺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例雷诺综合征患者行E T S及术后阿是超声仪康复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术前、术后及康复治疗后左、右手尺、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阿是超声仪联合ETS治疗后雷诺综合征患者左、右手尺、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改善,尺、桡动脉扩张且血流阻力下降(P<0.05或P<0.01)。结论阿是超声仪联合ETS微创手术治疗雷诺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素包被对异种脱细胞血管移植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将截取的犬双侧颈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对其中部分颈动脉进一步实施肝素包被处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肝素包被组(移植经肝素包被处理的脱细胞血管,n=9)和无肝素包被组(移植未经肝素包被处理的脱细胞血管,n=9).两组动物均接受双侧颈动脉移植,血管吻合后结扎左侧两吻合口间颈动脉(结扎侧),右侧则不结扎(未结扎侧).于术后第1、3、12周分别进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移植血管通畅情况并测量血管内径,同时计算血流峰值速度(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双侧移植物血管,制备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内膜厚度/(内膜厚度十中膜厚度)[I/(I M)],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肝素包被组术后血管内径,除结扎侧术后第1周外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各时间点未结扎侧均较结扎侧明显缩小;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包被组术后血管内径,仅未结扎侧于术后第3、12周时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周,肝素包被组RI明显小于未肝素包被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素包被组未结扎侧内膜增生明显,I/(I M)值较结扎侧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素包被组结扎侧与未结扎侧I/(I 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脱细胞血管移植物在不同剪切力作用下内膜增生情况也不相同,低流速对移植物血管内膜增生具有促进作用;肝素包被处理可有效抑制内膜增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VATS)治疗肺部良性疾病术后置与不置胸管的效果.方法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51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放置胸管随机分为两组.放置胸管组(A组,28例)和不置胸管组(B组,23例),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均为全胸腔镜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与A组比较,B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48、72 h疼痛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全胸腔镜治疗肺部良性疾病术后不置胸管就操作技术而言是可行的,严格掌握适应证,此技术比术后放置胸管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聚乙醇酸网片覆盖壁层胸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自发性气胸患者139例,补片组96例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大疱并于胸腔顶部壁层胸膜覆盖15 cm×15 cm可吸收聚乙醇酸网片;对照组43例仅行肺大疱切除术。结果两组手术顺利。补片组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4.1±0.8)d,对照组(4.0±0.7)d,两组相比,P>0.05;补片组术后住院时间(5.1±0.9)d,对照组(5.1±0.8)d,两组相比,P>0.05;补片组气胸复发3例,对照组气胸复发9例,两组相比,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聚乙醇酸修补网片覆盖胸腔顶部壁层胸膜治疗自发性气胸,可降术后气胸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Meta分析比较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在 Medline、SCI、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库(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检索中文和英文的相天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09年1月.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两名评价员独立地筛选文献,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0版所建议的评价方法 对纳入临床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最后将提取的资料用RevMan 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2个试验进行Meta分析,OPCAB组共纳入1494例病人,心肌梗死总发生率为2.81%;CCABG组共1512例,心肌梗死总发生率为3.57%.Meta分析结果 显示OPCAB和CCABG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尤统计学意义(OR=0.80,95%CI=0.54~1.20,P=0.28).结论 依据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显示,OPCAB和CCABG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根治术后辅助紫杉醇脂质体、卡铂化疗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 20例NSCLC外科根治术后,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卡铂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组);M期25例NSCLC单纯行手术根治,而未行化疗(单纯手术组).观察两组患存短期牛存率和化疗的毒副反应.结果 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1年半生存率分别为85.0%和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低.结论 NSCLC根治术后辅助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方案化疗毒副反应较轻,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联合应用聚乙醇酸网片在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胸腔镜下使用切割缝合器对134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肺大疱切除139例次:补片组(96例次),在胸腔顶部壁层胸膜覆盖15 cmXl5 cm大小可吸收聚乙醇酸修补网片;对照组(43例次),仅行肺大疱切除.比较两组第一次手术后同侧复发次数.结果 补片组复发3例(3.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例(20.9%)(P<0.01).结论 胸腔镜下使用聚乙醇酸修补网片覆盖胸腔顶部壁层胸膜可降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加部分脾栓塞(PSE)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36例用TAE+PSE;32例单用TAE。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疗效满意。TAE+PSE组放射学证明有效的为33例(91.7%);其中,PR32.7%(11/36);单用TAE为71.8%,其中PR21.8%(7/32)。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及各项免疫指标,发现该组血细胞下降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也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对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