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4例,根据其血浆LDL-C水平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 mg/d(平均13.65 mg/d),治疗1年.对照组为87例同期在心血管病房住院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其他患者.于入院时及随访1年后以数字式放射吸收测量法测定左手第2、3、4手指中节指骨的相对骨矿物质密度(BMD),并检测治疗前后血TC及LDL-C浓度.结果:1年后,治疗组患者血TC浓度降低25.86%[(5.22±0.97)mmol/L:(3.87±0.42)mmol/L,P<0.01],LDL-C浓度均降低24.71%[(3.06±0.60)mmol/L:(2.26±0.41)mmol/L,P<0.01],手指BMD增加5.78%[(0.588±0.061)g/cm2;(0.622±0.046)g/cm2,P<0.01].对照组患者血TC浓度[(4.37±1.03)mmol/L:(4.67±0.49)mmol/L]及LDL-C浓度[(2.6l±0.61)mmol/L:(2.74±0.26)mmol/L,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BMD降低0.13%[(0.596±0.062)g/cm2:(0.585±0.047)g/cm2.P>0.05].1年后BMD的变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8%;-0.13%.P<0.01).结论: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同时能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BMD,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分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HD)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18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95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为病例组,92例非代谢综合征组为对照组。以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病变程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结果 MS组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非MS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MS组,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差异。MS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造影评分均高于非MS组。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合并MS较多,MS又加重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治,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脉压可更敏感的预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发生,脉压值增加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1]。胰岛素抵抗(IR)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有关[2]。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入选的健康志愿者32例为A组: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1~67(41.38±10.35)岁。2003~2004年我院心内科住院高血压病患者79例,全部作冠状动脉造影,依据冠脉造影结果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两组。B组为单纯高血压病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7~71(51.60±12.11)岁。C组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2例急诊胸痛(0~6h内)患者即刻行H-FABP及血CTnI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阳性率86.96%,非急性心肌梗死组阳性率4.72%。结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筛选快速而简便,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方法 将538例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NDM)组,对比分析两组血脂及冠脉病变特点. 结果 冠心病合并DM组与NDM组比较,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P>0.05).DM组血脂水平TG、LDL-C较NDM组明显升高( P<0.05),HDL-C水平较NDM组明显下降(P<0.05).冠心病 合并DM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较NDM组明显增多( P<0.05) 结论 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与不合并DM的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及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差异,前者脂代谢异常明显,多支病变及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从36例尸检标本中获得48个冠状动脉蜡块标本,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粥样硬化冠状动脉21例,由组织病理学分为稳定型(21个)和不稳定型(27个)斑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巨噬细胞(CD68),平滑肌细胞(α-actin),PAPP-A及TNF-α在冠状动脉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APP-A和TNF-α在血管内膜及中膜均有表达.PAPP-A在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处表达最明显.TNF-α阳性细胞见于斑块处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胞浆.PAPP-A和TNF-α在不稳定型斑块内膜及中膜的表达均明显强于稳定型斑块(P<0.05).在不稳定型斑块处内膜PAPP-A与TNF-α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744,P<0.001).结论:PAPP-A及TNF-α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局部有表达,在不稳定型斑块的表达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PAPP-A在粥样斑块的表达与TNF-α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探讨KIM-1及cysC水平与心功能、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入组我院2013年1月-10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对照者3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左室射血分数(EF),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KIM-1和Cys-C检测。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尿KIM-1及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将患者按EF≥40%和EF<40%分组发现,EF<40%组患者尿KIM-1及cysC水平显著高于EF≥40%组(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二者水平呈正相关(r=0.42,P<0.05),另外研究发现尿KIM-1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与EF呈负相关(r=0.38,P<0.05),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尿KIM-1水平与Scr无显著相关性(r=0.11,P>0.05);与eGFR无显著相关性(r=- 0.13,P>0.05)。尿KIM-1水平与ACR水平显著正相关(r=0.42,P<0.05)。 结论 在肾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尿KIM-1及Cys-C水平显著升高,与心功能和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肾小管损伤,并且尿KIM-1及Cys-C水平可以间接反映慢性CR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40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支数分为4组:冠状动脉正常组(102例)、单支病变组(77例)、双支病变组(102例)和3支病变病(124例)。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所有患者在术中测量主动脉血压及外周桡动脉血压。结果3支病变组主动脉、外周桡动脉收缩压和脉压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双支病变组主动脉收缩压、外周桡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单支病变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与脉压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脉压、桡动脉脉压、年龄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脉压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主动脉脉压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