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肥大细胞(MC)在马兜铃致马兜铃酸肾病(AAN)的实验模型肾组织中的分布,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及MC特异酶——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染色法,对马兜铃所致大鼠AAN的肾组织标本内MC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AN大鼠肾间质中可见炎性细胞及血管内膜炎改变;免疫组化法可见类胰蛋白酶阳性的MC,从第10周开始明显增多。结论:AAN大鼠肾间质中存在MC,是肾间质中炎性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人院内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常见原因及床旁插管进行连续性腹膜透析 (CCPD)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ARF 2 8例 ,年龄 6 0~ 84 (6 8 2± 9 6 )岁。青壮年ARF 13例 (男 7例 ,女 6例 ) ,年龄 19~ 4 5(39 5± 9 1)岁。分析两组病人的ARF致病因素 ,观察和对比 32例床旁插管进行腹膜透析 (PD)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导致ARF的各种原因中 ,肾前性因素占的 32 1% ,感染及创伤控制欠佳共占 39 3%以及肾毒性药物的不当使用占 14 3% ,合计占 85 7%。 2 1例老年ARF患者 (76 % )接受腹膜透析治疗 ,11例 (5 2 4 % )获得完全缓解、5例 (2 3 8% )转为慢性维持腹膜透析 ,抢救成功率达到 81 0 % ,病死率仅为 19 1%。结论 肾前性因素 ,感染及创伤的控制欠佳以及肾毒性药物的不当使用是老年人院内ARF的常见原因 ,床旁插管进行腹膜透析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518例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穿刺角度的分析,探讨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穿刺的最佳角度.方法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使用配有穿刺架的3.5 MHz探头,分别与水平面成40°(X组)、45°(Y组)、60°(Z组)和70°(P组),进行肾活组织检查穿刺.结果 518例患者总成功率为100%,其中,Y组和Z组一次成功率均达100%(Y组164/164;Z组186/186);X组一次成功率为47.8%(22/46),P组一次成功率为84.4%(103/122).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角度在与水平方向成45°~60°之间安全、成功率较高,且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前瞻性观察霉酚酸酯联合激素对男性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诱导治疗阶段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共30例经肾活检证实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男性患者入选接受霉酚酸酯联合激素诱导治疗,并随机选取同期60例女性狼疮患者作配对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即霉酚酸酯起始剂量为1.0或1.5g/d,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8mg·kg~(-1)·d~(-1),并逐步减量。整个观察期为24周。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0±14)和(29±10)岁,初治/复治分别为18/12和33/27例,中位病程分别为8.0和4.5个月,病理类型Ⅲ:Ⅳ:Ⅴ分别为5:22:3和9:45:6,病理急性活动指数分别为6.8±3.5和7.1±3.2,慢性活动指数分别为1.3±1.1和1.7±1.2;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男性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4h尿蛋白分别为25.5±7.6和(6.5±4.2)g/24h,均显著高于女性组的21.1±6.3和(3.5±2.7)g/24h(P值分别<0.05、0.01)。治疗24周后,男性组和女性组的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1),分别为(1.2±1.7)和(0.9±1.2)g/24h。男性组总缓解率为80.0%,女性组为8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相比,霉酚酸酯联合激素对男性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在诱导缓解阶段同样能达到较高的临床缓解率。  相似文献   
5.
依那普利导致急性颌下腺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报告:患男性.38岁。因头晕、无力伴视物摸糊1周于1995-09-08入院。既往无肾脏病史。入院前曾间断应用硝苯地平治疗。体检:体温36.6℃,脉搏104/min.血压28/20 kPa(210/15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腮腺及颌下腺不肿大.口唇无紫绀。肺部叩诊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中磷酸化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基因的表达及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ERK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复方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早期DN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观察6周。检测血糖、肾肥大指数,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P-ERK;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mRNA、PDGF-B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后6周模型组和治疗组血糖值、肾肥大指数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ECM)相对面积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组血糖值、肾肥大指数、(ECM)相对面积低于模型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组肾皮质P-ERK、TGF-β1mRNA、PDGF-B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肾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①ERK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②中药复方抑制DN大鼠肾皮质中ERK的活性,并下调TGF-β1mRNA、PDGF-BmRNA的过度表达,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③中药复方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ERK活性有关。④ERK活化与DN高血糖、TGF-β1RNA及PDGF-B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护理保险提供上门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医疗市场多元化护理服务的需要,日本实施了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即护理保险,作者重点介绍了护理保险的实施模式、保险费用、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多元化服务和保险效果的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持续腹膜透析患者(CAPD)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对61例CAPD分两组应用不同剂量益比奥治疗并评估。与中小剂量益比奥治疗组相比,大剂量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人血白蛋白和速尿输液顺序对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2例肾病综合征需输入速尿及人血白蛋白者,按不同顺序给药。观察两组输入前后的尿量及尿蛋白排出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给药顺序的两组病人尿量均明显增加,且程度相似,先输速尿组病人,尿蛋白排出量增加不明显,而先输人血白蛋白组,尿蛋白排出量则明显增加。因此,认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先输速尿后输入人血白蛋白,以减少蛋白的丢失,延长白蛋白在体内存留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与腹透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年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肾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腹膜透析患者148例。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并需进行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患者。排除标准:排除有广泛腹膜粘连,腹腔内脏外伤,腹部大手术早期患者。入选对象根据配对条件: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同性别,同民族进行1:1配对.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肾病组32例,非糖尿病肾病组32例。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并测定患者的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的充分性等指标。结果:糖尿病肾病腹透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56%和66%,均高于非糖尿病的肾病腹透患者焦虑和抑郁检出率34%和47%(x^2=5.14,4.17,P&;lt;0.05)。营养不良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营养良好者(t=3.93,4.10,P&;lt;0.01),血清白蛋白、标准化氮出现率相当蛋白、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蛋白质摄入量、尿素清除指数和肌酐清除率等指标与糖尿病肾病腹透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4289,-0.3645、-0.4594,-0.3663,-0.3491.P&;lt;0.05~0.01:r=-0.4304、-0、3926,-0.4895,-0.3665,-0.3720.P&;lt;0.05~0.01),而平均每日每公斤体质量的热量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434,-0.2703,P&;gt;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腹透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高,可能与营养不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应激因素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