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男,43岁。日渴多饮十余天,恶心呕吐一周,于2007年5月22日入院。入院前十余日,因家庭琐事情绪不佳,渐感身体不适,日渴多饮,乏力,头昏,于当地医院静滴5%葡萄糖盐水+头孢曲松钠数日,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纳差,遂来我院。送诊途中出现神志不清,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口吐白沫。  相似文献   
2.
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的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不同部位的皮下及肝脏、肌细胞间、肌细胞内的脂肪储积分别与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相关。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的差异 ,提示在不同部位脂肪组织之间有着内在的生物学差别。  相似文献   
3.
欧国琴  邵致格 《求医问药》2014,(20):292-293
目的 :考察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毫米波辨证穴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比综合治疗中不包含毫米波治疗的对照组50例和包含毫米波治疗的干预组5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其病情的总缓解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1.000),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病情的显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27),部分缓解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42)。在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其病情的总缓解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186),但干预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显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2),其病情的部分缓解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298),结论 ;在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毫米波辨证穴位刺激疗法可显著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伴发高血糖的分类和管理。方法考察住院患者35例,包括高血糖组(HG)17例,糖调节正常组(NGT)18例。结果高血糖有4种:糖尿病8例(组成糖尿病组,DM)、糖调节受损3例、应激性高血糖4例、应用糖皮质激素继发高血糖2例(后三种组成非糖尿病高血糖组,NDH)。比较平均治疗日及平均治疗费,HG和DM均分别高于NGT(均P〈0.05);DM分别高于NDH(均P〈0.05)。结论成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伴发的高血糖有四种;随着血糖升高,平均治疗日和平均治疗费增加。  相似文献   
5.
俞璐  袁群  邵致格 《中成药》2014,(11):2440-2442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糖脉康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糖、降压、调脂等治疗,糖脉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糖脉康颗粒,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内皮素-1(ET-1)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糖脉康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糖脉康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糖脉康组在降低FBG、HbA1c%、改善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TG、TC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糖脉康组治疗后能有效降低ET-1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于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糖脉康组治疗后ET-1水平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结论糖脉康在安全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能降低ET-1水平,尤其是降低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ET-1水平。  相似文献   
6.
丹参预防肥胖大鼠早期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各个年龄段的患病率均逐年升高。肥胖的主要危害是促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在肥胖早期就可检测到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本研究以早期预防肥胖的并发症为目的,在给刚断乳大鼠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丹参煎剂干预,观察对大鼠体脂分布、血糖血脂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口服药治疗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状况。方法择期手术的糖尿病患者230人,通过问卷确定胰岛素认知偏差组124人;认知相对客观的对照组106人。结果偏差组占54%,其中的女性、高龄、低教育程度和居住在农村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曾经应用过胰岛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偏差组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术前血糖准备时间长于对照组,发生低血糖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药物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仍有54%的人存在胰岛素认知偏差;他们的血糖控制较差,术前血糖准备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