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体外循环对其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IL-8,TNF-α,IL-10在心脏直视手术围期的血浆浓度,结果:IL-8,IL-10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P<0.05),TNF-α无明显变化,结论:L-8.IL-10作为重要心炎性介质,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时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对7例心脏器质性病变合并IE的患者进行手术矫正原发畸形,清除感染病灶及抗感染治疗。结果:1例术后感染复发死亡,其余6例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器质性病变并IE患者经过彻底的清除病灶,矫正原发畸形,正规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 虽然年龄≥70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效果满意。但年龄≥70岁仍是行CABG的危险因素之一。老年冠心病患者大多病程长,病情重,手术风险大,对手术要求较高。现将我科行CABG患者26例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骨骼化胸廓内动脉桥制取技术应用的早期结果和经验。方法:对9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39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骨骼化方法游离胸廓内动脉,97例左胸廓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18例右胸廓内动脉与其它冠脉血管吻合,其余用大隐静脉吻合。结果:全组共使用单侧胸廓内动脉79例,双胸廓内动脉18例,左胸廓内动脉使用率98%,平均远端吻合口数4.88±0.88个/例;院内死亡2例,病死率2.02%(2/99);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8.01%(8/99),其中脑部并发症3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消化道出血1例。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骨骼化胸廓内动脉技术安全、可靠,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位战友不久前被诊断为心脏病,医生说需手术治疗。请问,哪些心脏病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骨骼化乳内动脉桥应用的早期结果和经验。方法对52例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骨骼化方法游离乳内动脉,左乳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16例右乳内动脉与其它分支吻合,其余用大隐静脉吻合。结果全组共使用单乳内动脉36例,双乳内动脉16例,平均吻合口数4.05±.75个/例,无胸腔积液和胸骨感染;院内1例死于脑卒中,死亡率1.92%(1/52);发生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5.77%(3/52),其中脑部并发症2例,胸腔积液1例。所有患者术后早期均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NYHA)。结论在CABG中应用骨骼化乳内动脉安全、可靠,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我院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1250例。其中60岁以上349例(27.2%),男282例、女67例,年龄60~80岁,60~69岁者占92.8%。并存两种以上疾病295例(84.9%)。其中心血管疾病122例,呼吸系统疾病68例,消化系统疾病31例,泌尿系统疾病25例,其它47例。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14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直视手术关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行正中纵劈胸骨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钢丝环扎法关胸,观察组患者采用胸骨固定系统关胸。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主动脉阻闭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脱机至缝合完皮肤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脱呼吸机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1、2、3 d及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主动脉阻闭时间、CPB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至缝合完皮肤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脱呼吸机时间及术后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d静息状态NRS评分、咳嗽状态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术后胸骨哆开、胸骨创口深部感染、胸骨创口表面感染发生率及创口问题二次手术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丝环扎法相比,胸骨固定系统能有效缩短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脱呼吸机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短期内疼痛程度,安全性较高,但其可能延长脱机至缝合完皮肤时间。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66岁.心悸、胸闷、气促20 d,无胸前区疼痛.查体: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未触及震颤,窦性心律,右侧第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向颈根部传导.心电图示:心率79次/分,窦性心律,电轴左偏-27°,Tv3v4低平.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窦部40 mm,升主动脉41 mm,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不排除夹层动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