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重型肝炎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胎蛋白(AFP)常用于排除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时AFP也可暂时性升高。我们测定了50例重型肝炎的血清AFP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一、对照与方法 (一)对象 50例重型肝炎患者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重型6例,亚急性重型18例,慢性重型26例。男41例,女9例。年龄8~65岁,平均35岁。 (二)测定方法 AFP测定采用放免法。试剂由潍坊3V公司提供。重型肝炎每周抽血查肝功能及AFP定量。 二、结果与分析 (一)50例重型肝炎患者AFP水平分布(见附表) 50例重型肝炎患者AFP最高值〉400μg/L 9例,占18%,大于正常值但〈400μg/L 20例,占40%,AFP不高者21例,占42%。 (二)AFP的高低(指最高值)与重型肝炎的预后 分析患者AFP的高低与病后1个月内死亡、好转及治愈的情况。AFP〈10μg/L的21例中,死亡19例,好转2例;AFP 10~400μg/L的20例中,12例死亡,好转6例,治愈2例;AFP400μg/L的9例中,死亡2例,好转3例,治愈6例。可以看出,AFP的高低与重型肝炎患者死亡、好转及治愈关系密切。三者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赵洪奎  付春生 《临床荟萃》1998,13(13):604-605
现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2例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en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男24例,女18例,年龄60岁~78岁,平均65.3岁.1.2 临床资料 诊断与分型依据卫生部1987年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发热期人院24例占57.1%,低血压休克期人院1例占9.52%,少尿期人院  相似文献   
3.
甘利欣治疗HFRS疗效观察聊城地区人民医院(252000)付春生赵洪奎李庆彦目前肾合征出血热(HFRS)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于1995年始应用甘利欣治疗HFRS患者45例,并对其临床疗效、副作用等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H...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弱视儿童不同部位的所记录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分析52例弱视眼常规视觉刺激时于O1,O2,Oz三点记录的VEP,并以66只健康眼的VEP作比较,结果,弱视眼三个点VEP异常率,Oz一个点23%,O1,O2两点为75%,Oz,O1和O2三个点的81%,与正常眼比较,弱视眼此三点VEP的潜伏期均显著延长,Oz点波幅显著降低,O1,O2点波幅则无显著差异,弱视眼的VEPO1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例慢性丙性肝炎合并艾滋病病例诊治过程的介绍,希望能引起临床工作者对于流行病学史问诊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诊断手段的进步,青少年肝硬化确诊率逐年增多。本院1986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520例,其中30岁以下青少年患者57例,占10.96%。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人肝硬化患者50例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青少年肝硬化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2例,女15例;年龄5~10岁8例,11~20岁9例,21~30岁40例,平均24.90岁。38例(66.67%)以肝病为首发病就诊住院,19例(33.33%)有明确的肝炎病史。对照组50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肝硬化患者,其中45例有6个月~13年肝炎病史,4例大量饮酒10年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合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对HFRS临床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HBVM)的影响。方法采用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M,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DNA,并与30例HFRS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合并感染肝、肾损伤轻,对乙肝病毒(HBV)有短期抑制作用。结论两种嗜病毒合并感染并未加重病情及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李庆彦  刘凤华  李庆方  赵洪奎 《临床荟萃》2008,23(18):1315-1316
目前发现5种嗜肝病毒(HAV~HEV)有肯定的致肝炎作用,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可以重叠感染。此外尚有诸多非嗜肝病原诸如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简称TORCH)可以引起急性肝炎(黄疸型或无黄疸型)。临床上常遇原有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钠与传染科临床常用的24种药物配伍结果.[方法]将奥美拉唑钠分别与24种药物进行配伍,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其外观变化,测定其pH值、吸收度.[结果]奥美拉唑钠与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复方甘草甜素、甘草酸单铵、还原型谷胱甘肤、硫普罗宁、精氨酸、支链氨基酸、酚磺乙胺、门冬氨酸钾镁、腺苷蛋氨酸等15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奥美拉唑钠与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利巴韦林、清开灵、华蟾素等9种药物配伍后稳定性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美拉唑钠与传染科临床常用的药物配伍禁忌发生率高,护理人员在配伍用药和安排输液顺序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钠与传染科临床常用的24种药物配伍结果。[方法]将奥美拉唑钠分别与24种药物进行配伍,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其外观变化,测定其pH值、吸收度。[结果]奥美拉唑钠与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复方甘草甜素、甘草酸单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精氨酸、支链氨基酸、酚磺乙胺、门冬氨酸钾镁、腺苷蛋氨酸等15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奥美拉唑钠与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利巴韦林、清开灵、华蟾素等9种药物配伍后稳定性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美拉唑钠与传染科临床常用的药物配伍禁忌发生率高,护理人员在配伍用药和安排输液顺序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