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重建全肋骨SSD图像。结果88例均经多层面重建术(multipianar reconstruction MPR)和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技术重建满意的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MPR显示肋骨骨折300根.SSD显示290根。结论16层螺旋CT肋骨兰维重建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258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于1周内分别进行CT小肠造影和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二种检查,随后统计分析二种不同检查方法分别对小肠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小肠造影检查敏感性96.15%,准确性98.15%。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敏感性100%,准确性96.0%。二种检查方法对小肠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小肠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二者结合应用可作为小肠肿瘤诊断和评估治疗的必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 CT 及MRI等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熟练其操作的步骤和成像的过程,明确成像参数在影像检查结果质量方面存在的影响。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病理情况下使用不同参数组合的方法,让影像检查结果以其最敏感的方式显示病变。以上都是在教学中保证基本质量的要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选择最有效方法。实验教学就是一种解决的途径,它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验的教学完美结合,通过高仿的计算机系统为学生讲解和操作临床影像设备。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实践能力[1]。但是,该教学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医学影像设备需要高投入,限制了对CT和MRI的操作室的建立,最终不能正常地开展影像检查的操作课程,无法将教学与技能训练完全的结合起来。这些都对学生的影像技术学习不利,使其不能较好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更是减少了实训的机会。所以如何可以解决这些教学难题,达到满意的实验及实训效果,笔者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实验设计[2]。近来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和64层螺旋CT对胸部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胸部创伤患者,均采用两种多层螺旋CT(64层和256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于骨折、肺损伤、气胸及液气胸的检出率和两种检查方法的射线剂量情况(包括扫描长度、有效剂量、扫描时间)。结果 256层螺旋CT对骨折、肺损伤、气胸及液气胸检出率(95.5%、70.9%、31.8%)均显著高于64层螺旋CT(84.5%、5.5%、20.0%,P<0.05)。与64层螺旋CT比较,256层螺旋CT有效剂量更低[(4.97±1.49)mSv比(6.03±1.26)mSv,P<0.05],扫描时间更短[(5.38±1.52)s比(9.26±1.37)s,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诊断胸部创伤临床效果优于64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32位患者48处病灶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与不规则形组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必须经过气囊、气液囊、血肿3个阶段;32处病灶靠近胸膜下,16处位于非胸膜下,比较不同演变形式肺撕裂伤病灶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实变加重可使病灶缩小或消失;所有病灶复查中均未继续增大。结论 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的观察肺撕裂伤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85处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影像资料,比较MCA及桥前段、桥后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根据MB形态将其分为完全MB与不完全MB,分别分析2型、MB长度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关系.另随机选取同时期75例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未见MBMCA的影像资料作为对照,比较MB组与无MB组左前降支(LAD)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与MCA及桥后段粥样硬化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09.766,P=0.000).完全MB与不完全MB组桥前段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646,P=0.000).桥前段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MB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5,P=0.458).MB组与无MB组LAD粥样硬化发生率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743,P=0.491).结论 MB易导致桥前段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完全MB与不完全MB相比桥前段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而桥前段粥样硬化的发生与MB长度无明显相关性.但MB对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总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 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22例和胸腺癌28例,经能谱CT进行平扫和增强检查,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量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及病变部位的碘含量、水含量变化,比较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癌的差异。结果 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 keV单能量CT值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7,P=0.042,P=0.034,P=0.002;P=0.016,P=0.013,P=0.018,P=0.024,P=0.012);胸腺癌在90~110 keV单能量CT值与前纵隔淋巴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低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37);碘浓度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0)。结论 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在能谱CT检查40~80 keV单能量CT值及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碘浓度上的差异显著,并可以此区分两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CTVE)技术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方法 取离体猪小肠标本,于内壁模拟高度分别为<5 mm及5~10 mm、直径2~15 mm、形态各异的隆起性病变,并行MSCT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CTVE成像,比较不同大小、高度的模拟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 结果 随着模拟病变直径、高度的增加,CTVE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和粗一致性均升高。对于高度<5 mm而直径11~15 mm、高度为5~10 mm而直径为6~10 mm以及直径11~15 mm的模拟隆起性病变,CTV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 结论 CTVE对于直径和高度均>5 mm的小肠隆起性病变检出的准确率较高;与病变直径相比,病变高度对CT仿真内镜检出的准确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胸闷、胸痛就诊,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诊断为MB-MCA,且经临床相关检查排除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于1周内行负荷-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的82例(男45例,女3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不完全MB组与完全MB组MCA收缩期狭窄率及MPI的差异,比较MPI正常组与异常组MB长度及MCA收缩期狭窄率的差异。结果:不完全MB组与完全MB组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11.6±10.3)%与(30.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4,P=0.000);MPI异常分别为5例与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76,P=0.000)。MPI正常组与异常组MB长度分别为(14.4±3.8)mm与(15.1±4.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9,P=0.366);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13.8±10.4)%与(3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8,P=0.000)。结论:MB-MCA与心肌缺血存在相关性。相比不完全MB,完全MB患者MCA收缩期狭窄程度更严重,更易出现心肌缺血,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而MB长度对心肌供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