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问题。在美国,有24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1]。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女性,年龄大于50岁以后,每过7到8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的风险就增加1倍[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可达30%[3]。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与传统二维胶片模板测量术前计划比较,探讨人工应用智能辅助三维数字化手术规划系统在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假体植入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行单侧THA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模板组(44例),人工智能组(44例),记录比较两组在假体型号大小选择、植入位置、患侧偏心距、双下肢等长重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人工智能组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型号的预测吻合率分别为95.5%、88.6%,均高于传统模板组的75.0%、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智能组手术后偏心距和肢体长度的差值分别为(4.73±2.97) mm、(3.42±2.32) mm,均较传统模板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智能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对人工髋关节假体型号的预测、患侧肢体偏心距的恢复、双下肢等长重建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X线和CT对术后假体位置进行影像学分析,比较计算机导航关节置换术是否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方法从2010年1月到2011年2月,本组共对160例患者进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其中70例实施了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另外90例实施传统手术组。两组间性别、年龄、术前下肢力线角度无明显差异。术后通过X线平片及CT对CFA、CTA、SFA、STA、FRA、PTA等角度以及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术后两周,通过影像学分析,导航组患者的CFA、CTA、SFA、STA、FRA、PTA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导航组术中出血多于非导航组(P<0.05)。非导航组手术时间比导航组手术时间短16min,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本实验中,计算机导航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可以获得更精确的下肢力线,并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C型骶骨骨折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技术要点。方法2例TileC型骨盆骨折骨牵引至骨折竖直方向复位满意后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自骶骨伤侧行经皮长骶髂螺钉固定骶骨骨折.以重建钢板固定耻骨上支骨折。结果术中无重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严重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不等长及内固定失效,骨折均顺利愈合。Matta评分和Majeed功能评分结果均为优。结论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C型骶骨骨折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骶髂螺钉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6.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明确糖尿病是否会增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风险,为临床评估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下肢DVT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黑尿酸症(alkaptonuria, AKU),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发病率不到1颐20 000。东欧的一些地区发病率稍高咱1暂。发病机制最早认为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特定的代谢酶活性缺失咱2暂。后来的研究证实黑尿酸症患者存在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途径中尿黑酸(2, 5-二羟苯乙酸)氧化酶缺失。黑尿酸症的特征性表现为尿液颜色变黑、关节炎、褐黄病三联征。黑尿酸症发病率很低, 尤其是黑尿酸症导致的晚期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报道更为少见。我: 收治1 例黑尿酸症并发膝关节炎的患者, 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美国,有24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1]。骨质疏松患者经常在很小或根本没有创伤的情况下就可以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世界每年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约100000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约2500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假体周围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糖尿病是否会增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方法 实验纳入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间,在本组行TKA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将其分别纳入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在术后第3、14天,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比较两组间下肢DVT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并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糖尿病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 共358例患者被纳入实验.术后14 d内,糖尿病组有52例患者发生下肢DVT,非糖尿病组有146例患者发生了下肢DVT(P〈0.05).糖尿病组有16例患者的血栓发生在手术对侧的肢体,非糖尿病组有50例(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71倍 [95%CI(1.183-6.212),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率、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虽然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但在本实验中,糖尿病患者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