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27例,对照组为3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h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检测,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腹泻型IBS组外周血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浓度则显著低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存在明确Th1优势失衡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寒区军人功能性腹泻(FD)的菌群失调诊治情况,为该疾病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FD军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根据菌群失调情况分为菌群失调组与非菌群失调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应用微生态制剂情况。结果 FD伴发菌群失调者66例,占78.6%。其中,Ⅰ度菌群失调24例,占36.4%;Ⅱ度菌群失调12例,占18.2%;Ⅲ度菌群失调30例,占45.4%。菌群失调组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1.9 d,显著高于无菌群失调组(5.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群失调组患者83.3%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菌群失调组患者100.0%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Ⅰ度、Ⅱ度、Ⅲ度菌群失调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8.8、10.4、17.5 d,与菌群失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寒区FD军人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且影响住院时间,需微生态制剂等更加系统的治疗。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现有针对寒区军人FD的卫勤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症状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sIgG)及IgE(sIgE)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43例,并按IBS总体症状分组(高症状分腹泻型IBS组,23例和低症状分腹泻型IBS组,20例),对照组为35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人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skG及sIgE检测.结果:腹泻型IBS组外周血sIgG及sIgE表达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高症状分腹泻型IBS组外周血sIgG表达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均明显多于低症状分腹泻型IBS组(P<0.05 ~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外周血存在明确sIgG及sIgE优势表达,这种表达与腹泻型IBS症状轻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赵佳钧  申杰  李宏宇  孙大为 《西部医学》2011,23(3):577-578,581
目的调查3级甲等医院外科医护群体功能性肠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现况。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79例外科医护群体为调查对象,后者分别接受了"功能性肠病调查问卷"(依据罗马Ⅲ标准设计)调查,并与184例内科医护群体相同问卷测试结果比较。结果 179例外科医护群体中确诊功能性肠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2例,患病率23.46%,明显高于对照组(20例,10.87%,χ^2=13.11,P〈0.01)。外科医护群体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前者中功能性肠病重叠型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后者中功能性肠病单一型例数明显多于外科医护群体(均P〈0.05)。结论 3级甲等医院外科医护群体存在着功能性肠病患病倾向,并以重叠型和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5.
北方寒区部队功能性胃肠病官兵主观睡眠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评估北方寒区部队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FGID)官兵主观睡眠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1~5月来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我区85例FGID官兵(观察组)及同期体检结论健康的77例官兵(对照组),均接受FGID调查问卷(罗马Ⅲ标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61例(71.76%)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8分),对照组14例(18.18%)存在睡眠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QI各子项比较,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方寒区部队FGID官兵存在明确的主观睡眠质量下降问题,需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就诊的北方寒区部队基层官兵功能性胃肠病(FGID)患病情况。方法选择近期前来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138例基层官兵FGID患者,后者接受了FGID问卷(罗马Ⅲ标准)调查,并与同期就诊的372例非军人FGID患者(对照组)相同问卷测试结果比较。结果两组对象均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分布居前,但组间比较,FGID各亚型分布无明显区别(P均〉0.05),但基层官兵组复合亚型(合并两个以上)FGID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单一亚型少于后者(P均〈0.05)。结论北方寒区部队基层官兵FGID患者各亚型与同期非军人城市人口中同病就诊患者分布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离骨髓干细胞后CD34+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病例41例,其中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27例,CD34+细胞含量超过5%(含5%)的14例。分析上述病例术后2~4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在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和血小板(PLT)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在CD34+细胞含量超过5%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Alb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前CD34+细胞含量超过5%病例组的PLT平均值[(88.357±38.454)×109/L]明显低于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病例组[(132.590±127.260)×109/L]。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的提升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蛋白和Alb水平,本组病例中CD34+细胞含量的不同并未明显影响术后患者血清总蛋白、Alb的恢复水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影响胆汁的排泌。两组病例脾功能亢进程度不同可能是导致患者CD34+细胞含量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少见病因的变化及发病特点,以增加对少见因素所致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去除常见病因,并对159例少见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特发性(36.48%)、医源性(19.50%)和胰腺癌(13.21%)是少见病因胰腺炎的主要构成部分;少见病因中发现了嗜酸性胰腺炎等国内外较少报道诱因;少见病因临床发病种类有增多趋势.结论 少见病因胰腺炎发病种类增多,临床上应注意急性胰腺炎少见病因的分析,加强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属壶腹部病变,临床上常以黄疽、发热、腹痛、间断黑便、皮肤病痒等症状就诊。对该病的直接诊断比较困难,以往多在梗阻性黄疽病人手术探查中发现。十H指肠锐问世和开展ERCP检查以来,该病变可获得直接诊断[’,‘]。自198o年以来,在临床中共发现63例,占同期ERCP检直1341例的4.7%。互临床资料本组63例乳头部肿瘤病人,男性45例,女性18例(男:女一2.5:1)。年龄最小为27岁,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sl.9岁。上述病例经临床、实验室、B超和CT等检查,最后经ERCP确诊并经手术治疗而证实。2临床表现和内镜…  相似文献   
10.
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取出嵌顿于小肠的胶囊内镜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例摘要病例1:患者男性,57岁,因腹痛1个月于2009年7月2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疼痛,持续性隐痛不适,时有阵发加剧,无放散,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约5kg。外院怀疑小肠疾病行胶囊内镜检查,提示空肠多发溃疡性病变(克罗恩病可能),但2d后胶囊仍未排出。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6.0°C,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