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ee  WJ  Lee  IK  Kim  HS  Kim  YM  Koh  EH  Won  JC  谢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4):320-320
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蓄积在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α硫辛酸能激活AMP活化的蛋白激酶,减少肥胖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脂质蓄积。为了观察α硫辛酸是否通过激活内皮细胞AMP活化的蛋白激酶来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我们用肥胖大鼠和对照大鼠做实验,观察给予α硫辛酸前后这两组大鼠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肥胖大鼠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和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数都较对照组高;甘油三酯和脂过氧化物水平也较对照组高,而一氧化氮复合物较对照组低。给予α硫辛酸后,肥胖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与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24只apoE-/-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阿伐他汀干预组。12周后实验结束,检测动物血脂、颈总动脉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率,评价AS病变严重程度。最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斑块内fractalkine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脂饮食组颈总动脉AS斑块面积和血管狭窄率分别是普通饮食组的近4倍和3倍多;而药物干预组二者均降低,但只有血管狭窄率减少有统计学差异[(35.27±3.84)vs.(27.02±2.69), P<0.05];斑块处fractalkine、TLR4的表达在高脂饮食组升高[(3.24±0.96)vs. (10.69±2.11)、(1.29±0.57) vs (9.32±1.02)],经阿伐他汀干预后表达均下降[(10.69±2.11) vs (5.73±1.30)、(9.32±1.02) vs (3.32±0.51),(P<0.05)] 结论 在apoE-/-小鼠AS斑块内,fractalkine和TLR4呈协同性表达,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分子机制,并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性脂蛋白对C57BL/6J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迁移的影响。方法:制备C57BL/6J小鼠骨髓细胞悬液,利用树突状细胞专用分离液和细胞粘附性差异去除杂细胞,用rmGM-CSF和rmIL-4使其分化为BMD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 CD86和MHCⅡ的表达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MDCs CD11c的表达率,以此来鉴定获得细胞为实验所需要的BMDCs。实验分为PBS阴性对照组、LDL组、ox-LDL组、HDL组、oxHDL组和LPS阳性对照组,采用动物实验和Transwell迁移系统分别观察各实验组中BMDCs在体内外的迁移能力。结果:获得的BMDCs CD86、MHCⅡ和CD11c的表达率明显升高,是实验所需的细胞;与相应的脂蛋白组相比,其氧化脂蛋白处理的BMDCs组有更多的细胞发生迁移。结论:氧化脂蛋白可促进C57BL/6J小鼠BMDCs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TNBC和40例非TNBC病例采用组织芯片方法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IGFBP2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TNBC组和非TNBC组中,IGFBP2的阳性率分别是35.6%和85.0%;与非TNBC组相比,TNBC组IGFBP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30),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CK5/6或EGFR表达、Ki-67增殖指数、脉管侵犯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与非TNBC相比,TNBC组患者IGFBP2表达下降,且IGFBP2表达与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回顾性分析4例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ITT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免疫表型特征、EB病毒感染及随访情况,探讨IT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情况、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36~63岁,肿瘤最大直径为0.7~3.0 cm。镜下肿瘤具有推挤式边缘,细胞排列呈条索状、巢团状或岛屿状,并可见胸腺肿瘤分叶状结构或胸腺小体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CD5、CD117、CK/pan、CK5/6、p63、p40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原位杂交检测EBER结果均为阴性。其中1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4例均行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10~34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ITTC为罕见的甲状腺肿瘤,预后尚好,术中冰冻及细针穿刺中诊断难度较大,特别是合并甲状腺其他肿瘤时,易误诊。结合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和人群研究提示,脱氢表雄酮和它的硫酸盐在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中起保护作用。然而,这种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最近报道,硫酸脱氢表雄酮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的生成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方法24岁的男性受试者(年龄65.4±0.7岁;范围58.2~67.6岁)经盲法安慰剂对照研究,使用脱氢表雄酮(每天50 mg睡前口服)或安慰剂2个月。2个月前和2个月后评价血小板环一磷酸鸟苷(cGMP)浓度(作为一氧化氮产生的标记)和血清中硫酸脱氢表雄酮钠、脱氢表雄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葡萄糖、雌二醇、睾酮、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高半胱…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些新的基因被发现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PCSK9。PCSK9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表面LDLR,从而调节胆固醇代谢。目前研究发现,PCSK9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促进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而体外细胞实验也证实PCSK9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分化、抑制其凋亡是防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因此深入研究PCSK9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 siRNA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CD36?SR-A1及SR-B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THP-1源性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不同浓度PCSK9 siRNA进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RT-PCR及Western blot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再转染入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加入ox-LDL处理24 h,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RT-PCR分析细胞CD36?SR-A1及SR-B1表达?结果:浓度为80 nmol/L的PCSK9 siRNA基因沉默效应最佳;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ox-LDL组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最为明显,PCSK9 siRNA转染组次之;PCSK9 siRNA转染组CD36 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ox-LDL组降低(P < 0.05),而ox-LDL组和PCSK9 siRNA转染组SR-A1及SR-B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PCSK9可能通过影响摄取脂质的细胞膜表面受体CD36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Nasir  K  Guallar  E  Navas-Acien  A  Criqui  MH  Lima  JA  谢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13(6):740-740
虽然白细胞计数与心血管终点事件相关,但很少有关于白细胞特殊类型的独立作用报道。踝-臂血压指数(ankle-brachial blood pressure index,ABI)是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ml anerial disease,PAD)亚临床标志之一。为了评价ABI下降时,白细胞类型与其他炎性标记物的关系,我们对3949位大于或等于40岁参与1999—2002年国民健康和营养调查且未患心血管疾病的个体进行横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