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炯  晁建  钟平  谢惠琴 《贵州医药》2003,27(3):277-278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由于MRI较普通X射线及CT更能清晰地显示脊髓、椎间盘和椎管内的形态结构 ,我们从 1996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收集经临床仔细观察的 10 0例病史资料较完整的颈椎病病例和MRI影像资料 ,着重对常见的神经根、硬膜囊脊髓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MRI影像进行对照分析 ,并与 2 0例正常人作了对照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性 73例 ,女性 2 7例 ,男女之比2 7∶1,年龄 33~ 73岁、平均 5 2 0 8岁。 4 0岁以下 13例 ,占 13% ,4 1~ 6 0岁 6…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前S2合成肽对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状况的分析,探讨前S2合成肽是否能改变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的HCC组织中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百分数和CD4+/CD8+比值,达到特异性治疗HCC. 方法用Merrifield固相化学合成法合成HBV中前S2抗原性最强的P120~146多肽段.测序后,用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溶解除菌后作为抗原.选择1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HCC,术前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得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V DNA阳性,且HBsAg在HCC组织中表达为阳性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在96孔培养板上,每孔加入经密梯度离心获得的单个核细胞悬液100μl(1×106细胞),设每孔含量为1μg、5μg、10μg、白细胞介素-2 500U和阴性对照共5组,每组均设3复孔,作用7d后制片,采用APAAP法观察CD3+、CD4+、CD8+的百分数和CD4+/CD8+的比值变化. 结果 发现在含有前S2合成肽5μg/孔组中,CD4+表达明显增加(34.1±3.2),与自身对照(29.3±3.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t=3.508,P<0.01),CD4+/CD8+比值(1.19±0.43)与自身对照(0.81±0.4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235,P<0.05).在白细胞介素-2组中,CD3+表达有增加,与自身对照相比有差异,其它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几乎处于不变化的状态. 结论在适当的剂量下,前S2合成肽能够改变HCC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使CD4+增加,并能改变CD8+静息状态,使二者互为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为特异性运用前S2蛋白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颈椎间盘突出是引起颈肩背痛,上肢疼痛,麻木甚至上肢和(或)下肢疼痛麻木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而如何直观清晰地显示颈神经根一直是影像学的难题。颈神经根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nenurography ,MRN)进一步补充了颈椎MR断面影像信息,提高了诊断能力。本研究分析应用魔方技术进行正常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冠状面成像,结合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iection ,MIP)三维重建技术,观察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潘亚男  谢惠琴 《现代护理》2003,9(11):828-829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隆乳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 将206例隆乳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法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法术后镇痛。结果 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病人入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PCIA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同时要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隆乳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将206例隆乳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法术后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法术后镇痛.结果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病人入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PCIA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同时要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7.
李德炯  王学建  钟平  谢惠琴 《贵州医药》2002,26(10):896-897
目的:评价CT脑动脉高密度征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急性脑梗死CT脑动脉高密度征的影像资料。结果:27例观察到大脑中动脉MI水平段呈高密度征,右侧11例,左侧13例,双侧3例,占收集资料的53%。CT对照复查5例和MRI对照观察10例,所见均与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分布范围相符合。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诊断3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 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生率占颅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脑内型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我们对 35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 DWI)弥散敏感系数b值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是相当关键的一个技术参数,对疾病病灶的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体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不同b值的图像质量效果,为建立即能凸显病灶又能有效地抑制背景干扰信息的正常图像提供参考指标及合适的b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 目的:探讨DSA介入治疗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体表动静脉畸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对照组使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及即刻去除人工传统压迫和动脉压迫器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患者去压迫后即刻不良反应、下床活动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不适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压迫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压迫去除后即刻不良反应(P<0.05)、下床活动并发症(P<0.05) 和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安全有效,明显缩短患者制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