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日本引入8m×8m×2m双层蚊帐观察法,对西双版纳半山区村内与野外蚊类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所获数据采用成蚊群落学特征分析方法处理,结果为林内群落由29种蚊虫组成。具优势种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棕头库蚊,优势度分别是83.3、3.96和30.3;野外群落由日种蚊虫组成具优势种与村内群落的相同,优势度分别为68.1、54.4和29.5。研究中观察到降水和稻田灌水是影响群落动态的主要生态学因子。  相似文献   
2.
西盟佤族蚊帐使用的现状、态度和推广障碍(in English)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佤族蚊帐使用的现状、态度和推广障碍。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专题性小组讨论和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 佤族社区中 ,蚊帐覆盖率极低 ,而且问卷调查所得使用率为 18 4% ,显著高于直接观察的11 8% ( χ2 =13 5 7,P <0 .0 1) ;所有流动人员在田棚、森林和缅甸过夜时均不使用蚊帐。 74 3 %的问卷调查对象愿意支付购买蚊帐的部分费用 ;愿意支付购买单人和双人蚊帐的费用额分别为 ( 2 2 5 7± 1 0 5 ) (范围 :5~ 70 )元和 ( 3 7 66±1 79) (范围 :10~ 15 0 )元。推广使用蚊帐的障碍为经济、社会和地理上的不可及性。 结论 蚊帐的推广使用 ,需要包括通过IEC提高意识和改变行为、补贴改善经济上的可及性和社会营销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元江流域疟疾流行现况、媒介防制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方法采用面上调查、实验室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元江流域的媒介防制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元江流域疟疾媒介控制措施仍以DDT滞留喷洒为主;该措施能有效控制主要媒介微小按蚊,但不能控制次要媒介中华按蚊,而且对按蚊有兴奋驱避作用;按使用DDT滞留喷洒计算,目前购买杀虫剂的投入仅能满足42.83%的需求,但按使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计算,仅用现在杀虫剂费用的50.75%就可满足需要.结论基于DDT滞留喷洒的效果、经费和操作不便的限制,DDT滞留喷洒措施应该逐渐被其它控制措施替代.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 (镇 )中各随机抽 1个乡 (镇 ) ,在抽到的乡 (镇 )内 ,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 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 ,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 (含外来人口 )。 结果 在 4个县 (市 )共调查 3 0 5 80人 ,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 88.8% (95 %CI 87.7%~ 89.3 % ) ,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 10 0 %漏报 ,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 96.4% ,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5倍 ,漏报率为 80 .2 % ,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70 .8倍 ,漏报率达 98.6%。 结论 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湄公河流域疟疾传播过程中居民住房结构及其它各项危险因素,为疟疾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开展居民个案调查,同时采集滤纸血滴。对疟疾患病环境及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房墙体、民族、年龄和住房四周情况四个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湄公河流域制定抗疟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建筑墙体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湄公河流域瑞丽市疟疾传播过程中各项危险因素,为该地区疟疾控制提供科学性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开展居民个案调查,同时采集滤纸血滴。对疟疾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的经济情况和住房四周环境情况两个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云南省瑞丽市制定抗疟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该地区居民经济情况和住房四周环境情况,重点考虑经济情况差和住房四周有蚊孳生地和栖息地的人群。环境治理结合预防服药、现症病人治疗等干预措施将会是十分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案例研究可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启示。本文根据1997年以来中缅边境地区一个佤族社区疟疾防治进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分析影响疟疾流行及其控制的因素,讨论国家和国际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给卫生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沧源县班老乡人群疟疾相关知识知晓率、蚊帐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8月,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乡19个居民点作为调查点,选择年龄≥10周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蚊帐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对象调查前晚蚊帐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出320份问卷,收回32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16份,有效问卷率为98.75%。316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52人,女性164人;中国籍调查对象250人,外籍调查对象66人。中国籍居民疟疾临床症状知晓率(71.60%)高于外籍居民(50.00%)(χ2=11.03,P<0.01)。调查前夜,睡在蚊帐里的中国籍和外籍居民比例分别为46.00%和69.70%(χ2=11.7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住房类型为调查对象调查前晚使用蚊帐的影响因素。结论 云南省沧源县班老乡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蚊帐覆盖率和使用率不...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盟佤族对疟疾的认知情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佤族群众对疟疾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医学人类学中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专题性讨论)相集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群众主要知道间日疟症状,大约1/3的人并不认为发热是疟疾的症状之一,佤语疟疾(“Saihui”)一词中无发热之意;他们认为疟疾与蚊子可能有联系,但又与其它事物相混淆;疟疾被认为是社区中三种很常见的疾病和主要疾病负担之一;他们认为在田棚或缅甸过夜的成人更容易感染疟疾,疟疾的流行季节为7—10月份;预防服药和杀虫剂喷洒是其所知道的主要疟疾预防方法。结论:需要通过与现行直接防治措施相结合IEC活动,纠正佤族群众的看法和让其行为更为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元江上游影响居民疟防知识的因素 ,为开展与疟疾相关的健康教育服务。方法对 1 75 7名调查对象 ,逐人访问 ,填写调查问卷 ;用无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资料。结果经单因素分析 ,在所调查的 1 1项因素中 ,5项在统计学上与疟防知识有明显的或可能的联系 ;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 1 5岁者 ,本地居民和男性调整后的比值比 ( OR)分别是 7.82 1 ( 95 %可信区间 :3.888-1 5 .731 ) ,5 .4 6 4 ( 95 %可信区间 :2 .4 0 2 -1 2 .4 2 9)和 1 .888( 95 %可信区间 :1 .2 4 9-2 .85 4 ) ,显示疟防知识与居民所能接受相关信息的环境和接受的时间长短有关 ;年龄和性别分别与是否为本地居民在统计学上有相互作用 ,但年龄和性别间无相互作用。结论迫切需要在该地区开展有关疟疾的健康教育 ,儿童及从事热区农业开发的流动人口是疟防知识宣教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