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自体血回输335例的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自体输血是采集患者体内血或回收自体失血,再输回同一患者,献血者与受血者为同一个体,既可以节约临床用血,减少患者费用,更重要是可以避免或减少同种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我科对33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实行自体血回输,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临床资料 1998-09/1999-02,我科心脏直视手术共445例,围术期采用自体输血335例,其中先心病226例,瓣膜手术59例,复杂心内畸形37例,冠心病、大血管13例,占同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75%.患者主要适应证: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手术,术前一般情况尚好,无肝、肾、呼吸功能障碍;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2.
杨秀玲  薛卫斌  霍莹  郑霄 《医学争鸣》2003,24(3):209-209
0 引言  2 0 0 0年至今 ,我科完成了 13例心脏移植手术 ,由于抗排斥反应药物的合理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患者成活率明显提高 ,存活时间延长 .1 对象 心脏移植 13(男 11,女 2 )例 ,年龄 12~ 5 4岁 ,术后免疫抑制剂均采用新三联用药 ,即皮质类固醇、骁悉、FK5 0 6(普乐可复 ) .2 药物用法2 .1 皮质类固醇 常用的皮质类固醇有 6α 甲基强的松龙和强的松 ,前者主要用于手术中及术后最初数日 ,强的松用于维持治疗 .当患者不能口服时 ,可采用静脉给药 ,术后 1,2d ,每日给予 6α 甲基强的松龙 2 5 0~ 5 0 0mg ,分 2~ 3次静脉注…  相似文献   
3.
临床带教中护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进步医学的迅速发展,护理事业也在大踏步前进,需高素质接班人,需要大量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护生主动发现问题、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限制学生创造力、想像力。临床带教中必须更新带教理念,采用启发式学习方法。以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体,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护理事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者因素、并存疾病与冠心病介入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观察918例患者腹股沟局部情况,评估施压前、压力去除后、拔管后12、24 h是否出现血管并发症.记录患者特征及并存疾病.结果 常见血管并发症有:淤斑、血肿、出血;淤血的发生与年龄明显相关;高血压者出现淤血可能性降低;体表面积显著影响血肿形成.结论 护理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时,应高度关注高龄、女性、体表面积小、伴随并存疾病者,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临床统计数据表明心肺疾病夜间病情变化和死亡率明显高于白昼、而夜间的医疗、护理力量相对薄弱,影响了夜间的护理质量。作者总结了做好夜班护理工作的经验。夜班护士应具备过硬的专科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有较强的应急能力;要做好“四严”、“一发挥”、“一保持”及合理安排好人力等,提高了ICU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心脏直视手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13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 延迟性心包填塞是指心脏手术 1周后出现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包压塞[1] ,是心脏直视手术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因多出现在康复期 ,故难以发现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 ] 。我科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2 10 0余例 ,术后出现延迟性心包填塞 13例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13例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8~ 6 5 (平均 2 9)岁 ,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2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1例 ,瓣膜置换 +冠脉架桥术 1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 ,法乐四联症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近7年来35例婴幼儿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意外的急救处理及预防,急救成功与康复出院率为70%,通过对婴幼儿气管插管意外类型、临床特点、急救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体会到气管插管意外重在预防,应严密观察并予以迅速处理,提高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其娴熟的抢救技能.适时的镇静及加强婴幼儿术后心理疏导,以避免气管插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术后顽固性低氧血症是1岁以内婴幼儿经历体外循环手术打击后极易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据统计其发生率为8.8%,临床表现为脱离呼吸机困难,呼吸机依赖,停机后出现难以纠治的低氧血症,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文献报道固尔苏(又名猪肺磷脂注射液)可气管内用药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改善ICU环境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改善ICU环境,促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身心康复,自2003年3月以来,根据患儿心理、生理特点对ICU病房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改善,营造童趣化、多样化、人性化的环境.改善后的ICU环境可对患儿产生安抚效应,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面临的重要课题.比较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经不同途径留置中心静脉管道而发生感染的差异.方法: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区2002-12/2004-11收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2218例,共行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管道治疗2 743例次,其中经股静脉放置573例次,经颈静脉放置1 997例次,经锁骨下静脉放置136例次,经外周静脉放置37例次.对出现明确的或可疑的感染患者,留取外周血和中心静脉导管标本进行培养,比较不同途径留置的中心静脉管道的感染情况.结果:共观察留置导管2 743例次,无漏检现象.①经股静脉途径留置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为12.6%,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8.1%,经颈静脉途径的感染率为4.1%,经外周静脉途径留置的感染率为2.7%.不同留置途径的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结论: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留置管道的感染率与留置途径有一定相关性,中心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