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大约有90%的胆囊结石、息肉等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在LC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胆囊癌的问题已逐渐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国内外文献将在LC术前未确诊而于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gallbladdercarcinoma,GC)称之为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carcinoma,UGC),有文献报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新方法治疗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方法:采用保留齿状线外痔分段切除、内痔消痔灵注射术的方法,对174例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 mo.术后患者满意率86.8%(151/174),症状有所缓解者占13.2%(23/174).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3 d.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疼痛:轻度72例,中度69例,重度33例.术后排尿障碍27例,8例出现急性尿潴留.肛门水肿发生率21.8%(38/174).术后大便出血5例.随访3 mo,4例复发,8例内痔有出血再次行消痔灵注射术后缓解.未发生1例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结论:采用该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不但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恢复正常生活早,保持肛门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影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总结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影(PTGC)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经行无创影象检查[超声、CT和(或)MRI]未明确诊断的梗阻性黄疸28例,在施行PTC未获成功后,采用细针PTCC检查,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2岁(范围30岁~88岁),肝功能测定间接胆红素平均为87.2μmol/L(范围16.3μmol/L~413μmol/L),直接胆红素平均为45.6μmol/L(范围12.7μmol/L~187.1μmol/L).PTGC采用抽吸法穿刺,以7~8肋间进针.穿刺成功后行多体位摄片,直到胆道系统显影满意为止.所有患者都进一步行手术和(或)ERCP予证实.结果施行PTCC患者共28例,无1例失败,成功率达100%,定位诊断率85.7%,定性诊断率71.4%.恶性胆道梗阻17例.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9例,定性诊断7例,定位诊断8例;胆管癌4例,定性诊断2例,定位诊断3例;肝门区癌肿(含转移癌)3例,定性诊断2例,定位诊断3例;胆囊癌1例,定性诊断1例,定位诊断1例.良性胆道梗阻10例.胆总管结石6例,定位诊断6例,定性诊断6例;乳头良性狭窄2例,定性诊断0例,定位诊断1例;慢性胰腺炎1例,定性诊断0例,定位诊断0例;先天性胆总管畸形1例,定性诊断1例,定位诊断1例.此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例,定性诊断1例,定位诊断1例.无1例与操作技术有关并发症.结论对于无创影象检查未能明确原因的梗阻性黄疸,而施行PTC未获成功者,采用PTCC不失为一项简单、安全、有效的诊断途径,其可明显提高了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率,具有明显临床使用价值.且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在PTGC征象中从阻塞端的位置来诊断疾患更具意义.对于晚期患者或病性较重,不能耐受手术,可给予施行PTD,合并感染者,不但起到引流效果,且可行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的给予.同时PTGD引流胆汁的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胆囊癌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我院1985-01/1999-01收治34例闭合性胰腺损伤,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19岁~72岁,20岁~45岁占82%(28/34例).交通事故18例(52.9%);建筑物倒塌或其他重物压伤11例(32.4%);腹部拳击伤3例(8.8%);爆炸或枪弹伤2例(5.9%).按照Lucas分类法[1] Ⅰ度:钝挫伤6例(17.6%);Ⅱ度:挫裂伤18例(53%);Ⅲ度:断裂伤7例(20.6%);Ⅳ度:碎裂伤3例(8.8%).  相似文献   
5.
笔者近4年多来运用B超引导下经皮深静脉导管腹腔穿刺引流治疗8例术后胆瘘患者。其中7例患者经穿刺后充分引流治愈;1例患者同时行胆总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病情恶化死亡。提示经皮深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对术后“意外”胆瘘患者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一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新方法. 方法采用一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8例,右侧31例,左侧13例,双侧4例,单侧斜疝中5例对侧存在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 结果手术时间7~14 min,平均9 min,术后平均住院24 h,皮肤无须缝线.随访3~15个月,平均9.5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一孔法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缝扎术效果好,损伤轻,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评价三切口及左胸两种术式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对1990年1月~2001年8月11年间我院收治的151例经颈、胸、腹三切口径路和118例经左胸径路手术的胸段食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三切口组的手术切除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与左胸组无统计学差异;三切口组平均食管切除长度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明显优于左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切口组吻合口瘘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稍高但不增加手术病死率;左胸组食管切端阳性率高,吻合口瘘的病死率高.两组的术后1~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5 a生存率三切口组高于左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切口术式治疗胸段食管癌更符合肿瘤治疗原则,更安全,疗效更好,术式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8.
34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就本院 1985年 1月~ 1999年 1月收治 34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6例 ;年龄19~ 72岁 ,其中 2 0~ 45岁占 82 %(2 8 34)。2 .致伤因素 :交通伤 18例 (5 3% ) ,建筑物倒塌或其他重物压伤 11例(32 % ) ,腹部拳击伤 3例 (9% ) ,爆炸或枪弹伤 2例 (6 % )。3 .伤情分类 :按照Luacs分类法。Ⅰ度 :钝挫伤 ,胰腺包膜完整的胰实质轻度挫伤 ,本组 6例 (18% )。Ⅱ度 :挫裂伤 ,胰腺包膜及胰组织部分挫裂 ,主胰管完整 ,本组 18例 (5 3% )。Ⅲ度 :断裂伤 ,胰腺已横断或基本断裂伴主胰…  相似文献   
9.
鲁兵  刘玉祥  周坤  李国富  陈勇  蔡忠兵 《武警医学》2004,15(12):894-897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7例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别采用保留齿状线分段外切内注术(CRI)和常规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法,MM)进行治疗,其中CRI组101例,MM组96例.对患者人口统计学及治疗相关细节进行了详细记录,术后对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症状缓解、失禁评分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MM组于创面愈合时间大于CRI组.MM组术后疼痛和发生与治疗有关并发症(P<0.05)高于CRI组.MM组和CRI组术后疗效相同,但MM组增加术后出血的机会(P<0.05).两组随访至术后6个月,复发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患者肛门控制评分、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治疗采用保留齿状线分段外切内注术,不但能够获得与常规外剥内扎术相同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而且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同时由于保持肛门生理结构和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部隐痛不适6mo于2000-01-03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征( ),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B超提示:胆囊大小71mm×30mm,壁毛糙,厚约3mm,胆囊内见一直径约9mm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可移动,胆总管直径5mm,未见异常。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于2000-01-05在全麻下行2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器械:美国百特牌直径10mm零度腹腔镜。方法:人工CO_2气腹后于脐下缘置10mm Trocar进腹腔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