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判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心功能的状况,从而对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作出初步的评估。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心脏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aVR导联ST段抬高>0.1mV、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aVR导联无ST段抬高3组。结果:aVR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急性期(1个月)以及随访1年后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VR导联无ST段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者,且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以及随访1年内病死率高于aVR导联ST段不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较低者,且往往血管病变较重,预后亦较差。尽早冠脉介入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陈锋  陈宇  刘志远  董艳明 《心脏杂志》2009,21(4):595-595
心血管疾病常伴发抑郁症状,国内有报道冠心病伴抑郁者高达78.6%,而老年人伴冠心病者更容易发生抑郁[1].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病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漏诊、误诊、导致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伴发新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估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心脏科住院的AMI患者105例,分为两组,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32例为观察组,单纯AMI患者7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肌钙蛋白(cTNI)滴度、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严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AMI伴发新出现的CRBBB患者发生快速或缓慢心律失常的比例、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的比例、心源性休克比例、cTNI滴度及早期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AMI患者(P〈0.05),而LVEF、溶栓再通率显著〈单纯AMI患者。结论AMI伴发新出现的持续性CRBBB,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AMI患者病情恶化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