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高血压治疗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加趋势,1981年全国普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粗率),其中确诊为6.62%,较1979、1980年普查结果(7.78%)明显增加。前瞻性的观察研究表明,中风和冠心病事件的增加与血压从正常升高到严重高血压的范围呈线性相关。一个平均达5年的干预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舒张压减少0.67~  相似文献   
2.
肝脏再生中增殖与凋亡均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其中有大量基因活动参与(凋亡相关基因,如诱导基因、抑制基因等)。这些基因对调控肝细胞增殖与凋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Rb蛋白是一个关键性的调节因子。本文就肝脏再生中增殖与凋亡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现状及其影响-成都7288例人群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糖尿病与高血压二者均为最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且常同时并存 ,导致大量心血管病事件与死亡 ,受到日益广泛关注 ,国内尚少大系列有关调查报告 ,本研究观察人群中二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 99年元月到2 0 0 0年 4月采用整群抽样对成都市 18~ 80岁有代表性人群 72 88人的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调查。本文为系列研究中有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部分 ,高血压按 1999WHO/ISH诊断标准 ,糖尿病按ADA诊断标准。本组患病率指 18~ 80岁人群。结果 本组血压正常人群 ,空腹血糖平均 5 12mmol/L ,高血压者 5 4 7mmol/L(P <0 0 1) ,血糖正常者与糖尿病人群平均血压分别为 117/ 77mmHg ,12 8/ 79mmHg。总人群血糖增高者 7 97% ,血压增高者15 4 5 %。不论男女均有显著差别 (P <0 0 1)。血糖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14 11% ,空腹血糖升高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32 1% ,糖尿病为 39 2 %。正常血压与高血压者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 2 88%及 8 82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占总人群的 1 82 %。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常见危险因素TG、TC、尿酸、心率均高于正常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TG水平不高于糖尿病 ,血尿酸不高于高血压 ,HDL不低于普通人群及单独高血压或糖尿病。糖尿病与高血压单独存在较一般人具有更高的高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9N2型禽流感病毒BALB/c小鼠模型。方法从江苏某农场新分离得到禽流感病毒A/Chicken/Jiangsu/07/2002(H9N2),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对该病毒的HA、NA基因进行鉴定和测序以确证。病毒经狗肾传代细胞(MDCK)3次单克隆纯化,之后肺对肺传代感染BALB/c小鼠,通过体重丢失、死亡率、半数致死量(LD50)评价病毒的感染性和模型的建立。结果A/Chicken/Jiangsu/07/2002(H9N2)型禽流感病毒通过肺对肺传代能感染小鼠,并且毒性逐渐增强,4次传代后能使小鼠致死,10次传代后病毒的LD50为10-2.17。结论H9N2型禽流感病毒能在实验条件下感染哺乳类,并建立了研究禽流感病毒的BALB/c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提示淋巴细胞增高标本阳性指标被忽视的状况及对策。方法对600例血细胞分析仪提示淋巴细胞增高的标本进行手工复检,并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600例血细胞仪器提示淋巴细胞增高,手工复检后发现11.00%异淋、0.16%幼稚淋巴。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提示淋巴细胞增高仍有复检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yclinD1和P16蛋白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36例肾母细胞瘤和8例正常肾脏组织中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1) 肾母细胞瘤中cyclinD1及P1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56%(20/36)、61.11%(22/36);肾母细胞瘤组cyclinD1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组织P16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对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3) cyclinD1蛋白与P16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 cyclinD1蛋白的高表达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密切相关.(2) cyclinD1和P16蛋白的浆型表达与该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现状及问题-成都7 288例人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高血压为最常见最重要危险因素,随生活方式改变,近年发病率进一步增加,本研究目的是了解当前患病状况及其有关危险因素变化,为更好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为危险因素综合研究系列中有关高血压部分.方法整群抽样, 7288人,生活状况可反映成都地区平均水平.居住3年以上, 年龄18~80岁,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烟酒嗜好,人均收入,个人及家族史,查体,血压,心率,体重指数及血液有关生化参数.结果本组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5.45%,男16.86%,女13.87%,一级高血压患病率8.48%(占高血压总数54.88%),二级5.54%(占高血压35.86%),三级1.43%(占高血压9.26%),较79年(6.39%),91年(9.07%)分别增加2.4及1.7倍,较91年净增14万余人,总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人群平均血压水平及高血压随年龄增加,40岁后更明显.高血压伴发糖尿病,中风,心肌梗塞的比值比为正常人3.06,3.41,2.2倍,并伴发高的高血脂,高尿酸患病率,经单变量及多变量相关分析,收缩与舒张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与高患病率相对,治疗率(22.6%),控制率(11.9%)很低,基层用药,复降片,罗布麻及中成药占65.4%.结论成都地区近10年高血压患病率进一步增加,中重度将近1/2,常伴危险因素水平及相关疾病危险增加,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基层用药观念陈旧,进一步强化高血压防治是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智力低下儿童脆性X综合征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智力低下与脆性X综合征智力低下基因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gene 1,FMR-1)关系.方法应用复式PCR一次性扩增FMR-1基因的(CGG)n的重复区,检测CGG重复序列的大小,分析FMR-1基因状态:正常、前突变、全突变,对脆性X综合征可疑患儿进行快速筛查.结果在253例不明原因的先天性智力低下患儿中,检出脆性X综合征携带者(FMR-1基因前突变者)14例(2男12女),脆性X综合征患者(FMR-1基因全突变者)9例,阳性率达9.09%.结论脆性X综合征是引起儿童先天性智力低下的重要病因之一,应对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儿童进行大面积筛查,尤其是对有智力低下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筛查,防止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联合用药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虽然高血压治疗已有巨大进步 ,但控制率仍不理想 ,单一药物治疗有一定局限性 ,联合用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并作为 JNC- VI及 WHO/ ISH降压指南药物治疗重要原则之一 ,本文概述了联合用药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儿童危重症死亡病例胰腺组织损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因危重症死亡且行尸体解剖病例的尸体解剖与临床资料。观察所有病例的胰腺组织学特征,并进行病理学分级评分。依据临床资料,分析胰腺损伤与脓毒症、休克、缺氧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儿童危重症死亡病例44例,27例(61.4%)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胰腺组织损伤,其中25例(92.6%)观察到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依据临床资料,44例患儿中,24例脓毒症患儿,18例(75%)胰腺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为4.48±1.69;另20例非脓毒症患儿,9例(45%)胰腺组织损伤,病理学评分为3.07±1.24;两组患儿的胰腺损伤发生率及病理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4例患儿中,19例休克患儿,15例(78.9%)胰腺组织损伤;25例无休克患儿,12例(48%)胰腺组织损伤;两组患儿的胰腺组织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患儿中12例缺氧患儿,7例(58.3%)胰腺组织损伤;另32例无缺氧患儿,20例(62.5%)胰腺组织损伤;两组患儿的胰腺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危重症死亡病例存在程度不同的胰腺组织损伤,炎症改变是胰腺组织损伤的主要病变;脓毒症、休克容易造成胰腺损伤,缺氧与胰腺损伤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