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Toll受体4(TLR4)能识别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能促进白细胞浸润、脂质核心的形成、纤维帽变薄、血管新生等病理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极其重要。TLR4能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和促炎性蛋白,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本文总结近年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TLR4/NF-κB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Toll样受体2(TLR 2)、TLR 4、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稳定兔AS斑块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直接灸组及隔药饼灸组分别直接灸及隔药饼灸"巨阙"及双侧"天枢""丰隆"或双侧"心俞""脾俞""肝俞",每日1次,治疗8周。运用酶法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色法测定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计算HDL/LDL;电泳法测定血浆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斑块组织结构及斑块的血管内膜厚度、内膜中膜厚度(IM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兔AS斑块中TLR 2、TLR 4、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C、TG、LDL、Apo-B含量显著升高(P0.01),Apo-A含量、HDL/LDL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内膜厚度、IMT显著增加(P0.01),TLR 2、TLR 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浆TC、TG、LDL、Apo-B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Apo-A含量、HDL/LDL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厚度、IMT显著降低(P0.01),TLR 2、TLR 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直接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药物组血浆TC、TG、LDL、Apo-B显著降低(P0.05,P0.01),Apo-A含量、HDL/LDL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厚度、IMT降低(P0.01,P0.05),TLR 2、TLR 4、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隔药饼灸通过抑制兔AS斑块中TLR 2、TLR 4、NF-κB mRNA的表达,可能起到稳定AS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腧穴配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腧穴的配合应用,以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席弘赋》载:“凡欲行针须审穴”,《百症赋》载:“百症俞穴,再三用心”。从针灸古籍的记载中发现,腧穴配穴原则与治疗处方很多都是从协同效应的角度出发。协同效应的研究一直是腧穴配伍的重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和科研。影响协同效应的因素也很多,如针刺的方式、强度、时间等。其中时间因素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隔药饼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隔药饼灸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隔药饼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机制尚不明确,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甚少。建议今后要提升研究水平,开拓思路,明确隔药饼灸治疗该病的机制,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手段,进一步寻求有价值的观察指标。为临床合理应用隔药饼灸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制作快速、稳定可靠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结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高脂喂养的第10周末取颈动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并于腹主动脉取样作HE染色观察。结果高脂饲养10周后,动物TC、TG和LDL显著升高(P<0.05或0.01),主动脉内壁肉眼可见典型动脉粥样斑块,光镜下见内膜明显增厚,形成明显的斑块及纤维帽结构,斑块厚度与内中膜厚度比值增加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动脉内球囊损伤法可以短期内成功复制出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湘西推拿法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对67例小儿泄泻患儿辨证运用湘西推拿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9例,显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湘西推拿法治疗小儿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腧穴配伍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步骤,直接对针刺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影响腧穴配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针刺的刺激方式、针刺的刺激强度、穴位的特异性、个体差异、时间因素等。本研究从时间因素出发,探究古代文献中时间因素对腧穴配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制备动脉粥样硬化球囊损伤动物模型的理想方法。方法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常规造模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观察其造模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对20只家兔实施造模,成功15只,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研究需要。结论笔者所使用的造模方法依据充分、切实可行、值得推广,可供其他研究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9.
笔者查阅了中国古代文献以及近年来刺激强度对腧穴配伍效应的临床经验、实验研究概况,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总结出:电针量、手法强度、频率为刺激强度的三大要素;不同的电针量、手法强度、频率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有差异,且是相对的,目前也没有完全的定论来说明如何通过改变刺激强度对腧穴配伍效应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辨证取穴针刺和西药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刺组(35例)与西药组(35例)。辨证针刺组,针刺穴取足三里、内关,实证加太冲、内庭,虚证加公孙、阴陵泉,每个穴位及其辅助针刺点(旁开穴位近心方向2mm处再刺一针,为辅助针刺点)接同一对电极,予疏密波,频率2Hz/100Hz,每天1次;西药组口服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日3次。两组均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随访时尼平消化不良指数情况。结果:辨证针刺组在治疗后及各随访时间点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西药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时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而在治疗后4个月、5个月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西药组比较,辨证针刺组在治疗后及各随访时间点患者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的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辨证取穴和多潘立酮均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但多潘立酮远期疗效差,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