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用PCR扩增L.donovanl种特异性kDNA片段来检测不同时间采集的感染金地鼠组织样品,结果表明在腹腔接种感染后第4天就可以从金地鼠外周血和脾组织内检测到病原体kDNA的存在,感染后第48天,5只金地鼠的外周血和脾组织样品PCR检测结果都为阳性,扩增产物经与地高辛标记的重组质粒pLK2探针斑点杂交得到进一步证实。由此可见,用PCR技术检测外周血或肝、脾组织进行内脏利什曼病的早期诊断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生物素标记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K-DNA)以打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鉴定了我国不同地区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s donovani,简称L.d.)七个分离株,并在国内首次用K—DNA杂交技术鉴定病灶组织内及白蛉体内利什曼原虫种株。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类型黑热病病原体间K—DNA同源性存在差异。病灶组织及白蛉体内原虫鉴定获得成功,为黑热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真核表达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株的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编码基因。方法PCR扩增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汶川人株L.d.SC10H2与四川南坪犬株L.d.SC7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将该基因导入pcDNA3.1(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牲,转染NIH3T3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重组质粒的瞬时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稳定表达,结果2株杜氏利什曼原虫均扩增出552 bp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同源性为86%。转染后在NIH3T3细胞膜和细胞内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表明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短暂表达。细胞裂解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20000处检测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在NIH3T3细胞内获得了稳定表达。结论获得了我国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分离株L.d.SC10H2和L.d.SC7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序列,并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4.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分析技术以其高效、快速、简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和局限性 ,并重点综述了其在医学原虫分类鉴定、世系发育、地理分布、虫株毒力及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Dipstick法诊断黑热病患者2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诊断黑热病的传统方法 ,是以骨髓穿刺物涂片镜检或培养 ,但骨髓穿刺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 ,而且易漏诊。 70年代以来 ,黑热病的血清学检查在国内外发展很快 ,如IFA[1 ] 、IHA[2 ] 、ELISA[3 ] 和McAb AST[4] 等方法。Burns等[5 ] 获得了利什曼原虫类Kinesin基因中编码 39个氨基酸重组片段的表达产物rK39,用于美洲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 ,阳性率 10 0 %。Dipstick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诊断方法 ,它将免疫分子亲和原理和免疫印迹法、经典的薄层层析技术相结合。由于其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和报告结果快…  相似文献   
6.
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 also known as kala-azar, is a vector-borne disease caused by protozoa of the Leishmania donovani complex. It is usually fatal if untreated. Pentavalent antimonials have been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more than 60 years, but these drugs have serious side effects and progressive antimonial resistance.1 Other proven therapeutics such as amphotericin B, pentamidine, and paromomycin are costly without oral formulation and unpleasant side effects.2 Thus, new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re required to supplement or replace currently available drugs.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内脏利什曼病(VL)患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实验诊断方法。我们将表达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抗原的大肠杆菌制备物进行电泳并转移至硝酸纤维滤膜上,以11例确诊VL病人的不同稀释度血清对其识别,当稀释度达1∶400时,全部病人血清均能明显识别39kD抗原带.而正常人血清和其他病人血清不识别39kD抗原带,说明重组杜氏利什曼原虫39kD抗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用其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可以诊断内脏利什曼病。  相似文献   
8.
为鉴别我国山丘、平原疫区杜氏利什曼原虫分离株,采用内切酶AluⅠ对其kDNA进行酶切。结果显示实验各株均有500bp片段;L.d.汶川人株、L.d.四川人株、L.d.甘肃人株(GS2)、L.d.四川犬株、L.infantum及L.d.Jeddah具有210bp片段;L.d.四川人株、Ld.甘肃人株(GS2)及L.d.四川犬株具有120bp片段;L.d.汶川人株、L.d.甘肃人株(GS2)和L.d.四川犬株具有400bp和280bp片段。L.d.甘肃犬株也具有400bp片段;L.infantum和L.d.Jeddah具有280bp片段。提示山丘疫区不同分离株的kDNAAluⅠ酶切片段相近,其中人株与犬株的相似;山丘疫区分离株与平原疫区分离株的酶切片段之间有较大差异,山丘疫区分离株与L.infantum的酶切片段之间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实验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小犬10只,在感染前及咸感后5、12、20、40d,分别收集血清,用McAb-AST检测血清内循环抗原。试验结果可见小犬感染后5d即出现阳性反应,表明已可检测出其血清内循环抗原,并随着时间的加长,阳性反应程度有所增加。初步建立了犬利什曼病的一种新的早期诊断方法,简便易行,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amastin)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方法 提取杜氏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片段导入质粒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结果 扩增出大小约550bp的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经鉴定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