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9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541篇
内科学   350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1191篇
预防医学   60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57篇
  7篇
中国医学   343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应用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ELISA和GICA 4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86份患者血清标本中,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IgM-ELISA、IgG-ELISA、IgM-GICA、IgG-GICA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分别为82份(95.34%)、79份(91.86%)、41份(47.67%)、8份(9.3%)、19份(22.09%)和3份(3.49%)。极速实时荧光PCR特异度为100%,灵敏度达到1×103拷贝/mL,3次重复扩增试验显示其Ct值变异系数均<2%。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展的1期、2期、3期病程中,极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1份(97.62%)、34份(94.44%)、7份(87.50%),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9份(92.86%)、33份(91.67%)、7份(87.50%),在1期和2期两个病程,极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略高;IgM-ELISA阳性检出率从1期(28.57%)到3期(87.50%)显著增高,2期、3期与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47、7.561,均P<0.01);IgM-GICA的阳性检出率从1期(14.29%)到2期(33.33%)也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检出率偏低。1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0、55.080、49.010、64.340,均P<0.01)。2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46.720、23.700、50.630,均P<0.01)。3期,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和IgM-ELISA表现出同样高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gG-ELISA和GICA(IgM和IgG)。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和IgG-ELISA、IgM-GICA、IgG-GIC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6.250,P<0.05)。结论极速实时荧光PCR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早期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重复性好、稳定度高,与传统实时荧光PCR相比大大缩短了扩增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述沟纹舌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提出沟纹舌的病机为胃热炽盛、热盛阴津耗损,治法为养阴清胃,玉女煎为用药基本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克隆人胃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正义和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反义端粒酶RNA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H方法从人胃癌细胞株MKN-45中扩增出人hTR部分cDNA序列,将该片段分别正向和反向插入PEF6/V5-His-TOPO载体后构建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随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正、反义载体转染入人胃癌细胞株MKN-45,用TRAP法观察后者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所克隆的基因片段其碱基序列与文献报导完全一致,且插入载体的方向完全正确。与正常对照、转染正义载体、空载体者比较,转染反义载体者端粒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 本实验已成功克隆了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的部分序列并成功构建hTR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而且反义端粒酶RNA能有效降低人胃癌细胞株MKN-45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一、减肥 过度减肥节食 头发的主要成分种称为鱼量元素不果与面粉等,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致使头发因严重营养不良而脱落。  相似文献   
5.
供应室作为医院的后勤保障单位,是医院整体护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护生毕业前必须实习的一科.自2006年以来笔者针对本科工作特点和实习护士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苯二氮Zuo类在1954人中调查及药物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农药缩节安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致突变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缩节安属低毒农药,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性比较低。通过Amc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变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缩节安没有导致基因突变而改变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故未出现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 ̄(14)C-5-基愈创木酚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规律。大鼠灌胃后,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易经胃肠道吸收,血液中的毒物浓度在1.81h达高峰(Cmax=107.38mg/L),并以中等速度消除,毒一时曲线经拟合符合一室模型。静脉注射染毒的毒一时曲线为二室模型,瞬时血液中毒物浓度达70.79mg/L,以中等速度分布全身,消除缓慢。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在组织中分布广泛,以肝、肾中含量最高,可通过血脑屏障和血辜屏障。肾为主要排泄器官,从尿中排出的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占染毒剂量的34.44%。 ̄(14)C-5-硝基愈创木酚钠在大鼠体内的蓄积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口腔粘膜病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心、脾、肾为先,十二经脉除足太阳膀胱经间接通过咽喉口腔外,其余十一经均直接循行或分支交会于此,故口腔疾患在经络方面与心、肝、脾、肾、膀胱、胃、胆等经都有网状联系。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化学发光技术(ECL)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作为一种痕量分析手段在物质分析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现已应用于基础医学研究及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其应用前景是无可限量的。ECL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ECLI)对各种物质进行快速分析,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该系统是通过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由电启动发光过程,在电极表面循环进行,产生大量光子,使电信号增强,检测灵敏度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