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0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68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530篇
内科学   317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167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1106篇
预防医学   54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30篇
  6篇
中国医学   322篇
肿瘤学   19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片口服,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学指标及精神行为状态评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能力、运动能力、智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缓激肽(BK)、β淀粉样蛋白(A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BK、Aβ、IL-6、IL-1β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进而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精神行为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炎症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获取47例早期PD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情况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总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及炎症因子(TNF-α、IL-8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早期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炎症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降低(P0.05),IL-8、C反应蛋白、T-Tau/α-syn、P-Tau/α-syn比值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RP与P-Tau/α-syn比例组合诊断价值较高(AUC=0.931;敏感性=92.1%;特异性=78.0%)。结论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及P-Tau/α-syn比值是PD早期病理改变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关节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椎旁入路组和经皮微创组,分别接受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围手术期血清创伤分子含量以及远期功能恢复情况和矫正畸形效果。结果椎旁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经皮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与经皮微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时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创伤程度相当,椎旁肌间隙入路的手术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极速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4种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86例临床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应用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ELISA和GICA 4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86份患者血清标本中,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IgM-ELISA、IgG-ELISA、IgM-GICA、IgG-GICA的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分别为82份(95.34%)、79份(91.86%)、41份(47.67%)、8份(9.3%)、19份(22.09%)和3份(3.49%)。极速实时荧光PCR特异度为100%,灵敏度达到1×103拷贝/mL,3次重复扩增试验显示其Ct值变异系数均<2%。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展的1期、2期、3期病程中,极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1份(97.62%)、34份(94.44%)、7份(87.50%),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为39份(92.86%)、33份(91.67%)、7份(87.50%),在1期和2期两个病程,极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略高;IgM-ELISA阳性检出率从1期(28.57%)到3期(87.50%)显著增高,2期、3期与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47、7.561,均P<0.01);IgM-GICA的阳性检出率从1期(14.29%)到2期(33.33%)也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5),但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检出率偏低。1期,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0、55.080、49.010、64.340,均P<0.01)。2期,实时荧光PCR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IgM和IgG)和GICA(IgM和I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46.720、23.700、50.630,均P<0.01)。3期,极速实时荧光PCR、实时荧光PCR和IgM-ELISA表现出同样高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IgG-ELISA和GICA(IgM和IgG)。实时荧光PCR阳性检出率和IgG-ELISA、IgM-GICA、IgG-GICA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χ^2=6.250,P<0.05)。结论极速实时荧光PCR在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早期检测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重复性好、稳定度高,与传统实时荧光PCR相比大大缩短了扩增时间,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脊柱梳理疗法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门诊2018年2~5月收治的80例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脊柱梳理治疗,脊柱梳理床倾斜角度分别为5°、10°、15°、20°、25°,每个患者10次为1个治疗疗程,每次的治疗时间为20 min。采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应倾斜角度下的各项生命体征的数据。结果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诉无明显不适,无心血管意外发生。治疗过程中心率、呼吸、血压在随着角度的增加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均在正常的生理的范围之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6.90次/min和16.65次/min,治疗呼吸频率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平均心率由65.33次/min下降至64.85次/min,平均收缩压由115.53 mmHg下降至113.50 mmHg,平均脉压差由48.85 mmHg下降至45.37 mmHg,治疗前后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舒张压出现一定的升高,整体波动不大。治疗前后平均血氧饱和度由95.48%上升到96.80%,血氧饱和度在各倾斜角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柱梳理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心率、呼吸、血压在治疗床倾斜角度增大的情况下可出现轻度一过性升高,但总体波动平稳且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脊柱梳理对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东辽县甲山乡卫生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4例呼吸窘迫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经精心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其中,2例(3.1%)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62例(96.9%)患者1周后康复出院,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鼻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三个特征使SNIP与其它鼻腔肿瘤有很大的不同:局部破坏性大,复发率较高,有癌变可能。SNIP分期至关重要,其在SNIP术式选择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公认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分期系统。手术是SNIP首选治疗方式,术式可分为鼻外入路、鼻内镜入路以及联合入路,但是切除SNIP的最佳术式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对SNIP分期系统以及术式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