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胸痹颗粒联合西药开搏通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给予胸痹颗粒(1袋,每日3次,口服)联合开搏通(6.25mg,每日3次,口服);西药组30例给予开搏通(6.25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8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变化、逆转心室重构的疗效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2组在降低心室重构指标值、逆转心室重构的疗效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痹颗粒与开搏通合用有明显的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制肛门缝扎器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肛门缝扎器治疗,并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次性治愈,但治疗组平均荷包缝合时间、平均需缝扎止血点均少于对照组(P〈0.01,P〈O.05)。结果表明,自制肛门缝扎器做荷包缝合的时间明显缩短,出血点较少,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罗京艺  刘玉洁 《河北中医》2006,28(11):816-818
目的 观察胸痹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气虚痰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30例予开搏通6.25 mg,每日3次口服;中药组30例予胸痹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2组均8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指标变化、逆转心室重构疗效变化及中医症状疗效变化.结果 2组在降低心室重构指标值、逆转心室重构疗效及改善中医症状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胸痹颗粒有明显的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自2006年以来,我科采用非开腹式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肛愈宁软膏促进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肛愈宁组、凡士林组。制备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7天和第14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两组创面中TGF—β1及smad7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第7天,肛愈宁组TGF—β1含量明显高于凡士林组(P〈0.05);而smad7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肛愈宁组TGF—β1含量明显低于凡士林组(P〈0.05);smad7含量明显高于凡士林组(P〈0.05)。结论在创面愈合早期,肛愈宁软膏可促进创面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而在创面愈合晚期.肛愈宁可有效降低TGF-β1的生物学效应.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分裂.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药外用对开放感染性创面促愈机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感染创面是指处于开放状态且合并细菌感染的一类创面,此类创面一般愈合时间漫长。中药外用促进此类创面愈合的机理表现在抗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以及上皮细胞增殖方面。中药外用是促进此类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应用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对照组52例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后24h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术后24h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Ⅲ、Ⅳ度脱垂痔,具有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创面边缘形态对肛门病术后白兔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肛门病术后创面的白兔模型,将创缘与创面呈角为90~°的创面归入"直切组",将创缘与创面呈角为135~°的创面归入"斜切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 d、7 d、10 d、14 d、18 d切取创面肉芽组织进行分析,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在造模后第7 d、10 d、14 d,斜切组创面闭合指数均高于直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造模后第3 d、7 d,斜切组创面的毛细血管数量及成纤维细胞数量均较直切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造模后第7 d、10 d、14 d,斜切组创面中的炎性细胞情况大体优于同期直切组。结论对于肛门病术后创面而言,改变肛门部创面边缘的形态(将创缘与创面角度由90~°增加到135~°),可以减轻创面炎性反应,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肛愈宁软膏对大鼠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肛愈宁组和马应龙组,每组32只。制备大鼠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模型,药物干预后,分别于造模后第3、7、10、14d取创面肉芽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在创面愈合早期(3~7d),肛愈宁组毛细血管数量及成纤维细胞数量大于马应龙组(P〈0.05)。结论肛愈宁软膏对肛周脓肿术后模型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调式肛镜缝扎器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的痔疮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5例。A组术中采用可调式肛镜缝扎器缝合,B组术中采用普通肛镜缝扎器缝合。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7.8%、95.6%,两组相比P〉0.05。两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A组手术时间、荷包缝合时间均短于B组(P均〈0.01),需缝扎的止血点少于B组(P〈0.05)。结论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中采用可调式肛镜缝扎器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且操作简单、方便、缝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