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管考鹏  李长岭 《癌症进展》2007,5(6):525-530
近年,有关肾细胞癌病理学、遗传性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这对提高肾细胞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的多个肾细胞癌相关分子标志物(如CAⅨ、B7-H1等)对于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与肾细胞癌患者有关的肿瘤标志物,分析其与肾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2.
SOD模型配合物对过量摄氟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超氧化物岐化酶模型配合物(MSOD)对过量摄氟大量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e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氟中毒组(B组)、MSOD保护组(C组)和治疗对照组(D组)。饲养5个月后处死,取肾脏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光镜:A组肾小球结构完整清晰,肾小管上皮细胞无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B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浆中可见粉染颗粒,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浆疏松,可见大小不等空泡。C组同A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无空泡及坏死,亦无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无血管扩张;电镜:A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微细胞呈正常态。B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胞质的线粒体增多呈圆泡状,嵴膜不清,细胞坏死。C组肾小球结构清晰,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发育良好,线粒体嵴膜清楚与对照组基本相同。D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腔面微绒毛疏松,基底褶平展,线粒体以小圆形为多,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部分脱颗粒,胞质基质密度降低。结论 从形态学角度证明了长期过量摄氟后,大鼠肾脏均发生细胞和亚细胞水平损害,而MSOD保护组的亚显微结构基本正常,证明MSOD可以阻断氟中毒的发生,进一步说明了氟中毒的发病与自由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及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周龄BALB/c裸鼠8只,建立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分为2组,实验组每kg食物添加1 g塞来昔布,观察塞来昔布对裸鼠健康状况、体重变化及移植瘤变化的影响,并用TUNEL方法检测其对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塞来昔布对裸鼠健康状况及体重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对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为83.7%(P<0.05),对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对膀胱肿瘤产生抑制作用,可能成为膀胱肿瘤化学预防及治疗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切口,以预防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其中男220例,女176例,中位年龄64岁。肿瘤病理分期为T1期27例,T2期163例,T3期144例,T4期62例。手术整块切除肿瘤及其周边膀胱壁组织后,用羟基喜树碱40nag溶于生理盐水40ml中,浸泡膀胱腔、膀胱前壁切口、耻骨后间隙及手术切口共5rain,吸出药液后用约500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3次。结果:本组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严重的尿路刺激症27例(6.8%),伤口感染或延期愈合12例(3.0%),尿瘘9例(2.3%).上尿路感染8例(2.0%),术后出血3例(0.8%)。377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8~117个月),仅1例患者肿瘤切口种植复发,发生率为0.27%。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使用羟基喜树碱浸泡手术切口,能显著降低肿瘤切口种植复发的发生率,方法简单、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去痂植皮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三年来对 10例大面积烧伤 ,面积为 (5 2± 13) % ,Ⅲ°(34± 11) %进行休克期去痂植皮 ,效果良好 ,现介始如下。1 临床资料烧伤休克期去痂植皮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0~ 45岁 ,面积为Ⅱ°39%~ 6 5 % ,Ⅲ°2 3%~ 45 % ,病人伤后及时入院 ,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 ,在伤后 2 6~ 44小时进行去痂植皮 ,一次去痂面积 18%~ 30 % ,去痂后创面应用自体皮 ,自体皮 异体皮覆盖 ,愈合良好 ,其中 2例病人剩余创面行二次手术治疗 ,愈合良好。休克期去痂与非休克期去痂植皮临床上进行比较见附表。附表 休克期去痂与非休克期去痂植皮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肾细胞癌患者19例,男16例,女3例,中位年龄54(35~70)岁,随访时间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原发肾脏病灶手术切除17例,穿刺病理证实2例。肾透明细胞癌17例,肾乳头状细胞癌2例。治疗方案:舒尼替尼50mg,每天1次,4/2方案,治疗4周停2周为1个治疗周期;至少每2个周期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疗效。结果随访时间3~22个月,可评价疗效18例,1例因患者经济情况停药。11例患者仍在接受舒尼替尼治疗,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停药,6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中低危患者14例,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PFS)18个月,尚未测出中位生存时间。高危患者4例,中位PFS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5个月。根据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共16例患者服药超过2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部分缓解(PR)2例(12.5%);疾病稳定(SD)14例(87.5%)。共10例患者服药超过4个周期,4个周期PR1例(10.0%);SD6例(60.0%);疾病进展3例(30.0%)。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反应、口腔溃疡、高血压、味觉改变、乏力、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下降等,发生的Ⅲ级不良反应为手足反应2例(11.1%)、呕吐1例(5.5%)、白细胞降低1例(5.5%)、血小板降低1例(5.5%)、浮肿1例(5.5%)。通过对症支持及减量,不良反应可以控制并耐受。结论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控制率较高,大部分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部分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CD4+ CD25high T细胞(Treg)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膀胱癌患者及2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的比例,探讨其表型特征并分析Treg比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2.391±1.198)%〕相比,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比例明显增加〔(12.429±6.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手术后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比例有所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型分析显示,Treg高表达CD45RO、HLA-Ⅰ和Foxp3分子,较高水平表达OX40、GITR、CD152、CD95和CD95L,低表达CD80、CD86和CD154分子,基本不表达CD45 RA和CD69分子,HLA-DR的表达水平在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 high 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本研究使用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和抗坏血酸钠(Na-AsA),建立小鼠膀胱肿瘤模型,观察热休克蛋白(HSP)70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PDE5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cAMP和cGMP的影响 ,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将PDE5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含第 1外显子部分序列 )与脂质转染试剂DOTAP共同转染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原代细胞 ,以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 (1~ 4 8h)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cAMP和cGMP的浓度变化 ,观察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平滑肌细胞内cNMP的影响。 结果 :转染后 ,反义实验组平滑肌原代细胞内cGMP水平 (1~ 6h)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PDE5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可以增加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GMP水平 ,本研究有助于了解PDE5基因与cNMP在阴茎勃起中的作用 ,并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