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大学生新生不同膳食模式与血压高值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6所高校的1 752名大学新生进行一般情况调查、体格检查和膳食调查,同时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研究人群的饮食模式.结果 共发现3种主要饮食模式,分别是动物性食物型、西方快餐型和中国传统型.“西方快餐型”和“动物性食物型”模式中Q3组(高摄人该类膳食模式)体质量指数(BMI)高于Q1组(低摄入该类膳食模式),而“中国传统型”模式中Q3组BMI低于Q1组(F值分别为13.570,9.858,6.125,P值均<0.01);“动物性食物型”模式中Q3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值高于Q1组,而“中国传统型”模式Q3组中的SBP和DBP值低于Q1组(FSBP值分别为4.295,3.832,FDBP值分别为3.604,3.148,P值均<0.05).趋势x2检验分析发现,不同程度摄入的“动物型性食物”膳食模式学生血压高值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7,P<0.01).在调整了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同归模分析表明,“动物性食物型”模式仍可以增加高血压的危险性(OR=1.34,95%CI=1.02~ 1.74,P<0.05).结论 “动物性食物型”饮食模式对杭州市大学新生血压高值和高血压有明显的影响,应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影响,为该病的饮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在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低FODMAP饮食+美沙拉嗪口服)和对照组(普通饮食+美沙拉嗪口服)。两组患者均临床治疗6周,随访6周,每周观察UC患者症状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干预期间,实验组患者排便次数、Mayo评分、炎性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置管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长期留置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置管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干预前、干预2周及干预4周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白蛋白值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F时间×组间=3.549,P=0.035;观察组转铁蛋白值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F时间×组间=5.666,P=0.006;观察组前白蛋白值随着干预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F时间×组间=5.338,P=0.007。结论经口间歇置管肠内营养干预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营养相关性慢性病,但是其潜在的病理改变却在青壮年,甚至是儿童时期就已出现,因此,关注健康人群营养状况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已不容忽视。本文通过不同营养状况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卫光  章小艳  安琳琳  童晓清  斯彩娟  郑培奋  周锋  束龙 《浙江医学》2021,43(21):2322-2326,2331
目的探讨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活动性轻中度UC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的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予低FODMAP饮食,对照组患者予普通饮食,为期6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相关炎症因子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23、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患者IL-17、IL-23、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白蛋白、前白蛋白、Hb、ALT、AST、GF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outherlandDAI评分、肠黏膜镜像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上升(均P<0.05),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可以显著降低轻中度UC患者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肠道炎症,缓解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6月,选取笔者医院内分泌科及中美糖尿病中心和笔者医院平湖分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仅口服降糖药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碳水化合物交换份饮食干预(具体包括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宣教以及基于碳水化合物交换份表配制的个体化糖尿病套餐),对照组实行常规的饮食指导。干预3个月,每周随访1次,每3个月测定1次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4项、血尿酸及体重等人体测量指标。结果 经过综合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FPG、餐后2h血糖、HbA1c、血脂4项和SUA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FPG、餐后2h血糖、HbA1c、TG、TC及SUA的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的饮食干预对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和控制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大鼠肾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2(HMGCS2)表达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断乳Wistar 雄性大鼠27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高脂组(HFG)、绿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GTPs)组(G)。CON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HFG组及GTPs组给予高脂饲料,GTPs组同时自由摄食绿茶多酚浓度为1.6g/L水溶液。2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免疫印迹法测定肾脏HMGCS2和Sir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HFG组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升高,血清FPG、TC、TG、LDL-C/H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G组比较,GTPs降低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Ps组血清FPG、TC、TG、LDL-C/HDLC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比较,肾脏组织HMGCS2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G组比较,GTPs组增加肾脏HMGCS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正常饮食和GTPs干预后,大鼠肾脏组织Sirt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饮食可降低肾脏组织HMGCS2表达,绿茶多酚可逆转此效应;高脂饮食及绿茶多酚对肾脏组织HMGCS2表达的调控不经Sirt3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饮食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7月于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和B组35例)和对照组(C组32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普通饮食,治疗组包括饮食干预及联合干预,分别给予低FODMAP饮食+美沙拉嗪、辨证使用葛根芩连汤+低FODMAP饮食+美沙拉嗪。3组患者均临床治疗6周,随访6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细胞因子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每周UC患者症状变化。结果 临床治疗后,3组患者的Mayo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在Mayo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3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葛根芩连汤联合低FODMAP饮食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黏膜炎性因子及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从40只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A组),其余30只利用TNBS灌肠法制作UC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普通饮食+美沙拉嗪组(C组)和低FODMAP饮食+美沙拉嗪组(D组),其中C、D为治疗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比较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结肠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histopathology score, HS)、大体标本评分(gross score, GS)、炎性因子及肠道黏膜通透性。结果 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大鼠DAI、结肠黏膜HS、GS、黏膜中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A组和B组大鼠DAI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治疗组DAI均呈现下降趋势,且D组下降趋势更明显;与B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HS、GS、肠道黏膜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肠道黏膜通透性显著下降,且D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大鼠可以提高其疗效,不仅可以改善其症状,促进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修复,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肠黏膜通透性,缓解其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标准化的碳水化合物交换法饮食干预在T2DM合并超重及肥胖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中美糖尿病中心收治的新发以及发现后未服用或仅口服降糖药的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行碳水化合物交换份饮食干预(糖尿病饮食指导和住院期间糖尿病标准餐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饮食指导。每周随访1次,3个月后测定干预前后FPG、餐后2h血糖、HbA1c和TC、TG、LDL-C、HDL-C等生化指标以及体重及BMI等人体测量指标,并对比干预与否的临床结局差别。结果 碳水化合物交换法饮食干预后,患者的FPG、餐后2h血糖、HbA1c、TG及BMI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能明显降低住院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FPG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水化合物交换法饮食干预可明显改善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