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窦艳  刘长慧 《吉林医学》2015,(7):1408-1409
目的: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1~2级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单纯颈神经阻滞组,B组为颈丛神经阻滞静脉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入室后鼻导管吸氧,常规监测ECG、BP、HR、Sp O2、R,建立静脉通道。对A组和B组均行右侧颈深丛神经阻滞和右侧颈前丛神经阻滞。在手术切皮前对B组静脉给予舒芬太0.15~0.2μg/kg,咪达唑仑0.03~0.04 mg/kg。观察患者的ECG、BP、HR、Sp O2、R;对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观察患者术中体动情况;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B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组。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的麻醉方法安全有效,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对吞咽功能及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假rTMS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予以rTMS联合针刺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试验等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渗漏-误吸量表(PAS)评分、表面肌电图信号(sEMG)(最大振幅和吞咽时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O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P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EMG最大振幅高于治疗前,且吞咽时限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sEMG最大振幅高于对照组,且吞咽时限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和NSE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组NIHSS评分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TMS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以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皮质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以“双下肢水肿4个月余,肉眼血尿、阴茎水肿15d”为主诉于2014年8月4日入住本院。4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至当地医院查白蛋白27.3g/L,总胆固醇11.63mmol/L,患者未予重视,未采取治疗措施。4个月来双下肢指凹性水肿无明显加重。15d前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伴阴茎水肿,遂至本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结核、疟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胶原关节炎大鼠肠道黏膜免疫的改变及羟基积雪草苷的调节作用。方法:在Wistar大鼠复制胶原关节炎模型,其后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羟基积雪草苷组,灌胃给药,连续21 d。ELISA法测定大鼠肠内容物中s Ig A含量及小肠组织中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肠上皮内及固有层细胞中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计算CD4+/CD8+比值。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肠组织中CD80、CD86、IL-6、IL-12及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内容物中s Ig A含量及小肠组织中IFN-γ含量显著升高,小肠上皮内及固有层T细胞中CD4+/CD8+比值上升,小肠组织中CD80、CD86、IL-6和IL-12 mRNA表达显著上调,而Foxp3 mRNA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羟基积雪草苷灌胃给药可降低模型大鼠肠内容物s Ig A和小肠组织IFN-γ含量、CD4+/CD8+比值及CD80、CD86、IL-6和IL-12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Foxp3 mRNA的表达。结论:关节炎状态下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上调,抗原呈递细胞异常活化且免疫耐受状态遭到破坏,羟基积雪草苷可下调关节炎大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促进肠道黏膜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5.
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病因、诊断、误诊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7例嗜酸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报道41例患者的资料,分析EG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和误诊原因及治疗预后.结果EG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内镜下胃肠粘膜呈充血、糜烂为主,误诊原因:1.嗜酸性胃肠炎为临床少见病;2.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3.特殊检查不能有效的提示.肌型属罕见型.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好,作用迅速.结论EG临床表现多样性、无特异性;易误诊,肌型属罕见型,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好,作用迅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混合痔手术围术期的效果。方法:将行腰麻的混合痔切除术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A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B组),分别给予7.5mg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0μg和单纯7.5mg罗哌卡因行腰麻。结果:两组麻醉药的起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在麻醉持续时间、术后最高疼痛评分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混合痔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可靠,术后镇痛作用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模拟机评估学习者内镜操作经验可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50名学习者按照内镜工作经验分成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和专家级组,应用消化内镜模拟机中的手眼协调训练评估各组学习者的内镜操作技能,评估参数包括完成总时间、两次触击的间隔时间和触壁次数.结果 以胃镜操作经验分组时,学习者手眼协调训练完成总时间分别为(302.43±108.96)s、(188.00 ±59.88)s、135.00(40.00)s、150.00(69.00)s,两次触击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4.29 ±5.47)s、(8.82 ±3.28)s、6.00(2.00)s、7.00(4.00)s,上述两个指标除了高级组与专家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结肠镜操作经验分组时,学习者手眼协调训练完成总时间分别为220.00 (91.00)s、127.00(28.25)s、155.50 (81.00)s、150.00(58.50)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触击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0.00(4.00)s、5.50(1.50)s、7.00(3.75)s、7.00(3.50)s,除了初级组与高级组比较以及中级组与专家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在触壁次数这一指标上,除了以胃镜操作经验进行分组的初级组与高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以胃镜操作经验进行分组的各组间以及以结肠镜操作经验分组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模拟机手眼协调训练的完成总时间可能可以作为实际操作内镜前陕速区分学习者内镜操作经验的一种方法,但对于高级与专家级的精确评估仍需其他指标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辨析不明疼痛的性质,探讨疼痛发病机制和分型.方法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并与风湿因子和X线片、CT相对照.观察健康者、湿寒、血循环障碍、无菌炎症、微循环障碍、混合型(寒、瘀并存)患者各40例,男女各半,年龄均在23-65岁.结果 湿寒组痛区图温低于其他组、图像呈深蓝色;血循环障碍组痛区图温高于湿寒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产氩离子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仪对兔肠系膜血管出血的止血作用。方法内镜超声微探头扫描确定新西兰白兔肠系膜血管直径,分为小于1mm和1—1.9mm两组。采用国产APC治疗仪(氩气流量2.5L/min,输出功率30、40、60、80w)对两组不同内径肠系膜血管出血进行喷凝,比较止血时间和止血率,筛选最佳止血参数。结果APC不同输出功率对肠系膜血管出血的止血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内径小于1mm的血管出血,输出功率30W止血率为53.3%,40w止血率93%,≥60W的止血率100%。对于内径1—1.9mm的血管出血,只有输出功率大于60w时APC才具有明显止血效果。APC的止血效果与血管内径成反比(P〈0.05)。结论国产APC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对内径小于1mm的血管出血止血效果更好,功率选择以40~60w为宜。  相似文献   
10.
莫莉  霍启祥  窦艳 《贵州医药》2013,37(7):621-6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升高及子宫肌瘤摘除等手术原因,子宫瘢痕区妊娠、子宫破裂等成了术后子宫再次妊娠的潜在风险,子宫内膜异位至腹壁是继以上潜在危险因素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现将2010年至2012年间所见的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至腹壁瘢痕区或腹壁瘢痕区外腹直肌内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