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感染的菌种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泌尿外科门诊的30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原体监测,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研究。结果:30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分离出141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115株,占81.5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占26.95%;溶血葡萄球菌32株,占22.70%;表皮葡萄球菌25株,占17.7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占6.38%;肠球菌11株,占7.80%。革兰氏阴性菌24株,占17.02%。其中大肠埃希菌14株,占9.93%;肺炎克雷伯菌8株,占5.67%;阴沟肠杆菌2株,占1.42%。真菌2株,占1.42%。分离出的115株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属达95株,占82.61%,其中对青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达90%以上,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便更加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前列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该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3年共检出2 11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5%(1 594/2 111),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0.3%(428/2 111),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89株,占4.2%(89/2 111)。药敏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25.0%。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大于70.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结论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7例群体性烧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对批量烧伤患者进行积极组织与抢救,及时补液、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处理烧伤创面和植皮,预防并发症和重视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等。结果:本组16例治愈,1例转院。结论:重视批量烧伤患者的组织与抢救,加强呼吸功能支持为主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内环境平衡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以改进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方法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方法: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兼职人员协同,调查2010年9月1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床旁调查和查阅病例相结合,填写统一的床旁调查表和个案病史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886例,实际调查884例,实查率为99.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抗生素使用率为42.8%。结论:此方法可以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根据结果提示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加强临床标本送检,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从而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手卫生方法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手卫生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手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按照统一的方法和表格,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为34.8%,且随科室、专业、区域不同而异,同时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22.7%)显著低于操作后(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前后的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75.3%和56.0%;在不合格的手卫生方法中,操作前后揉搓时间不足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3.2%和51.7%。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有待提高,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手卫生改进措施,并加强手卫生方法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1-12月所有门诊与住院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病原学检测患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1-12月中段尿标本共培养分离109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62株占56.9%;6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为24株占38.7%、非产ESBLs菌株为38株占61.3%;产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结论 根据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穆金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762-4762
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以保障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健康[1].护理管理与院内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在护理工作中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护理人员是医院的一线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很多人认识不到医院感染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并对卫生部出台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好,在工作过程中,仅仅重视护理操作而忽视感染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调查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对2011年3月-2011年12月妇产科179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结果:179例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1.68%.结论:妇产科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干预措施,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例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致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耐药性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检验科细菌培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以及产酸克雷伯菌的菌株,在剔除重复菌株后,进行细菌耐药谱调查,并判断是否为医院感染,同时分析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差异。结果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共检出产ESBLs细菌共647例,社区感染598例,医院感染49例,在对我院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的比较中,发现医院感染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米诺环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头孢西丁以及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要高于社区感染;医院感染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头孢西丁及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要高于社区感染,并且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感工作人员应了解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耐药性差异,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