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石波  杨蓉  田维珍  刘海霞  孔德祥  刘长金 《山东医药》2012,52(20):32-35,103
目的 探讨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SD大鼠100只,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0Hz组和120 Hz电针组、120 Hz+锌组和锌组,另设有假手术组,共6组.治疗或观察6个星期,观察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以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锌组、120 Hz组以及120 Hz+锌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P<0.05或0.01),大鼠损毁侧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DA能神经元凋亡数显著减少(P<0.05或0.01).与120 Hz组比较,120 Hz+锌组大鼠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的增加及凋亡细胞百分比的减少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治疗PD模型大鼠在使DA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荆半夏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荆半夏快速繁殖体系,为抢救性开发荆半夏野生资源提供有力手段。方法用MS+6BA2.0mg·L-1+IBA0.5mg·L-1培养基诱导及分化培养;用MS+6BA0.2mg·L-1+IBA1.0mg·L-1培养基作生根培养。结果诱导培养2周后形成大量愈伤组织,继代培养3周后分化出大量丛生芽。生根培养2周后形成完整植株。结论通过组培快繁荆半夏的繁殖系数由自然栽培时的每年1~2倍提高到每月15倍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各类疾病中,无论是手术后的伤口,或是创伤、烧伤、感染伤口,都要经过换药这个过程。换药的好坏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皮肤疤痕的大小。要提高伤口换药的质量,使伤口早日恢复,首先须了解各种伤口的变化过程。根据伤口分泌物的性质,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反应,识别各类伤口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换药措施,使各种伤口早日得到愈合,下面谈谈几点各类伤口的观察识别以及换药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我校针灸学课程组大力开展教学改革。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评价方式和建立教学教研调控机制等措施,突出针灸学课程特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促进针灸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SD大白鼠100只,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0 Hz组和120 Hz电针组、120 Hz+锌组和锌组,另有假手术对照组,共6组,治疗或观察6个星期,观察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黑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20Hz+锌组大鼠损毁侧SOD、NO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在行为学方面,120 Hz+锌组大鼠的运动平衡能力比模型组明显增强(尤其是前4周,P〈0.01);其黑质TH阳性神经元形态学方面也有明显改善。结论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具有协同调整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行为学和黑质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7.
自 1995年以来 ,我市伤寒疫情持续下降 ,为了总结分析沙门菌血清学鉴定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探讨伤寒沙门菌病原学特性的变迁 ,对 1995~ 2 0 0 2年期间 ,从 2 4 96份血液培养标本中分离出 6 0株伤寒沙门菌的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噬菌体分型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等病原学特性内容与实验室鉴定资料 ,总结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6 0株伤寒沙门菌 ,于 1995~ 2 0 0 2年期间从本院各科送检的 2 4 96份血液标本中分离 ,男 32例、女 2 8例 ,年龄 15~ 4 5岁 4 7例 78 3%。最大年龄 5 7岁 ,最小年龄 12岁。1 2 仪器和试剂 BactAlber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探索提高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639名学生进行基本情况、学习现状、教学满意度、影响学习成绩的原因等项目的调查。教学效果评价以专业基础课成绩均分(满分100)为准(≥85分为甲等、≤70分为丙等、其余为乙等)。采用SPSS14.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不同专业组学生学习效果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为自变量,学习效果的等级为因变量,进行有序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护理专业学生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7,P=O.000);专业兴趣、家庭教育方式、中学教育方式、是否课前预习和对学风的满意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结论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激励并指导学生采取适宜的学习方法,可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祛瘀接骨丸对家兔胫骨骨折模型愈合过程中血清钙(Ca)、磷(P)及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研究祛瘀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 采用健康大耳白色家兔36只,制成双侧胫骨中1/3标准骨折模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祛瘀接骨丸灌胃治疗,于术后10d、20d、30 d定期检查血中Ca、P、AKP含量.结果 术后10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 d和30 d,实验组血清生化指标中,AKP活性增强(P<0.05),P含量显著升高(P<0.05),Ca、P乘积明显升高(P<0.05).结论 祛瘀接骨丸能增强AKP活性,促进成骨细胞活动,提高Ca、P乘积,促进钙盐沉积,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我国部分办学条件好的高校对实施学分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也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盲目跟随实行学分制,笔者对此持保留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