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云霞  牛瑜  时天鹭  王述进 《海南医学》2023,(10):1474-1477
本文报道一例以中枢性尿崩症为首发症状的颅咽管瘤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辅助检查、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伴头晕3个月,影像学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颅咽管瘤病。  相似文献   
2.
3.
亚临床型甲减是指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血浆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的甲减,患病率为2.5%~10.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女性的患病率更高,为11.6%~13.6%。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后期则常并发心血管病变,如何对亚临床型甲减患者进行替代治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自1998~2003年观察了28例亚临床型患者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和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DN大鼠模型,将31只建模成功的DN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11)、黄芪多糖组(n=10)和抑制剂组(n=10),另有10只未建模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模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2 ml生理盐水,黄芪多糖组大鼠灌胃2 ml APS[200 mg/(kg·d)]溶液,抑制剂组大鼠同时灌胃1 ml APS[200 mg/(kg·d)]溶液以及1 ml的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通路抑制剂Dorsomorphin[Dor, 1 mg/(kg·d)]。各组大鼠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使用强生稳步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比色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CBB法检测尿蛋白、二乙酰肟比色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尿肌酐(Cr),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使用贝克曼AU680自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试剂盒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  相似文献   
5.
1986~1989年,我们先后检测了41例CRF 病人的Hb、血Ca、P、CO_2CP 及β_2-M。现将它们间的相关性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6.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述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352-235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84例用二甲双胍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CRP作为急性炎症时相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不但直接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而且与全身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密切有关,应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后,随着糖代谢的改善,血清CRP水平也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小鼠肝细胞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以及microRNA调控自噬的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 Western印迹检测高脂饮食组小鼠肝细胞自噬相关蛋白( autophagy?re?lated protein 7, ATG7)的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调控ATG7的候选microRNA。借助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验证miR?17对ATG7的靶向调控作用。采用葡萄糖胺诱导小鼠肝原代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验证miR?17调控自噬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结果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中肝细胞ATG7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miR?17的表达增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miR?17可以直接结合于ATG7的3′UTR靶向调控ATG7,降低其的表达。小鼠肝原代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结果表明,抑制内源性miR?17的水平可以上调ATG7蛋白表达,增强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结论 miR?17通过靶向调控小鼠肝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ATG7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参与了肝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的标准将患者分为A组[85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 m~2)]和B组[82例,eGFR 60~89 mL/(min·1.73 m~2)]。再纳入50名健康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Urea)、尿酸(UA)、Cys-C、24 h尿白蛋白水平。比较三组的临床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并分析eGFR与Cys-C、24 h尿白蛋白、Urea、UA的相关性。结果A、B组的Scr、Urea以及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5)。A组与NC组的UA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UA及24 h尿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C组和A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GFR与Cys-C、Urea呈显著负相关(r=-0.419、-0.435,P<0.001);与24 h尿白蛋白、UA无显著相关性(r=0.074、-0.082,P=0.288、0.347)。结论Cys-C较24 h尿白蛋白可以更早地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的筛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DFI)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4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合并感染组21例和无合并感染组(DF)19例,测定两项指标水平,并与30例糖尿病无合并足病组(DM)作对照。结果:DFI组hsC-RP和Fib水平显著高于DF组和单纯DM组(P<0.01),且DF组显著高于单纯DM组,hsC-RP和Fib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足患者hsC-RP和Fib水平升高,感染后明显升高且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在尿清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该院514例24h尿清蛋白正常的T2DM患者,其中231例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1)·1.73m~(-2)(eGFR正常组),283例eGFR90mL·min~(-1)·1.73m~(-2)(eGFR下降组)。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并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ysC、肌酐、尿素氮、尿酸及24h尿清蛋白水平。结果 514例24h尿清蛋白正常的T2DM患者,有55.1%的患者eGFR90mL·min~(-1)·1.73m~(-2),有3.5%的患者eGFR60mL·min~(-1)·1.73m~(-2)。与eGFR正常组比较,eGFR下降组CysC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24h尿清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与CysC呈负相关(r=-0.316,P0.05),与24h尿清蛋白无相关性(r=0.052,P=0.246)。以eGFR90 mL·min~(-1)·1.73 m~(-2)为肾功能异常标准,24h尿清蛋白曲线下面积(0.483)明显小于CysC的曲线下面积(0.710)。CysC的诊断分界点为0.905mg/L。结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损伤不仅表现为尿微量清蛋白的升高,还存在一部分尿蛋白阴性的T2DM的存在。CysC对于尿清蛋白阴性的T2DM患者的早期肾损伤具有更好的评估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