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退休工人。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到眼科治疗诊断为左眼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检查视力左眼0.1,右眼1.0。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左眼视力保持在0.1。入院前2周患者突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门诊患者中苯二氮卓类药物(BDZ)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专科门诊2009年3月与2010年3月苯二氮卓类药物(BDZ)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处方682份,其中2009年339份,2010年343份。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的1.6~1.7倍,以20~59岁年龄阶段为主,其中20~39岁年龄阶段2010年所占比例较2009年上升(P<0.05)。病种以失眠症与抑郁症所占比例大(2009年占82.89%,2010年占84.09%)。2009年与2010年均以氯硝西泮与阿普唑仑为主,其中劳拉西泮2010年比2009年用量有所增加(P<0.05)。2010年在合用两种以上苯二氮卓类药物(BDZ)及大剂量(同1人1天大于30片)较2009年明显上升(P<0.01)。结论精神科专科门诊对BDZ使用较为常见,主要用于29~59岁年龄阶段的失眠症与抑郁症,主要以氯硝西泮与阿普唑仑为主,同时也存在多药合用及大剂量开药的不合理用药且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嵌甲性甲沟炎应用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8年2月诊治的76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全甲拔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与甲沟重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度(2.82±0.52)分、换药次数(6.36±1.42)次、愈合时间(14.65±1.32)d,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次治愈率92.11%、畸形率2.63%、感染率5.26%、复发率7.89%,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嵌甲性甲沟炎实施甲沟重建联合甲床、甲母质部分切除治疗,可有效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复发率、感染率和畸形率,治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海洛因依赖逐年变化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1995年至2004年开始吸海洛因成瘾的人口学特征。结果:吸毒人群结构比例在近10年发生了如下变化:女性比例明显增多,而周围少数民族进入我市成为吸毒的另一主要群体;吸毒职业以个体经营、无业人员和服务人员向多元化转变,尤其是农民、干部增多值得关注;低文化程度为主向高文化程度扩展;年龄有低龄化蔓延趋势;吸毒原因以好奇、无聊为主,向受到吸毒人员及亲属的影响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结核病专科医院内 1990~ 2 0 0 2年间肺结核病病人临床耐药变化趋势。方法 :对本院痰培养阳性且作耐药测试的肺结核病例抽样 1990年 10 5例、1996年 10 7例、2 0 0 2年 94例的临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1990年、1996年、2 0 0 2年总耐药率分别 41 9%、3 6 4%、44 7%。复治病例耐药率均高于初治病例耐药率 ,H、R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 (P <0 0 5 )。 2 0 0 2年与 1990年比较耐三药及耐HR呈上升 (P <0 0 5 ) ,以耐一药为主 ( 1990年 )向耐多药为主 ( 2 0 0 2年 )发展。结论 :临床抗结核药物逐年向耐多药发展 ,建议加强敏感药物的联合用药和使用抗结核复合剂 ,开展结核杆菌的耐药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降低结核病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变肺野数与低蛋白血症对敏感肺结核患者规则化疗2个月痰菌未阴转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痰结核菌涂片检查阳性且药物敏感试验全敏感病例中初治2个月痰菌未阴转的肺结核病人100例为病例组及初治2个月痰菌已阴转的肺结核病人100例为对照组。分析病变肺野数、低蛋白血症与敏感肺结核患者规则化疗2个月痰菌未阴转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病人病变肺野数与低蛋白血症暴露情况较对照组要多,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变肺野数与低蛋白血症是敏感肺结核患者规则化疗2个月痰菌未阴转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卡胸膜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病理确诊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2例,胸膜腔内置入细管并接负压瓶,引流完胸腔积液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共27例胸腔内注入微卡225ug(微卡组);另一组共25例注入高聚生4000单位(高聚金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微卡组治疗效果CR6例、PR15例、NC4例、PD2例,有效率77.8%;高聚金组CR4例、PR16例、NC5例,有效率80.0%,两组的有效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微卡组患者80.0%(16/20),高聚金组81.2%(13/16)治疗后气促胸闷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甚至消失,两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Fisher′s精确检验,P=1.00)。两组kamofsky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微卡组平均提高(17.8±7.5)分;高聚金组(20.8±8.6)分,两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t=1.35,P=0.183),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微卡组发热发生率33.3%,高聚生组48.0%,以低、中度发热为主,持续1~3d,经对症处理可缓解。结论微卡用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IL-15水平及其效应性CD8+T细胞的变化,探讨IL-15在结核病免疫保护和结核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9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血清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检测,并结合痰涂片、病变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初治、复治组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的百分比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或P<0.01),复治组IL-15水平及效应硅CD8+T细胞的百分比计数低于初治组(P值均<0.01);肺结核患者重度组IL-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百分比计数明显低于轻、中度组(P值均<0.01).痰菌阳性、痰菌阴性两组间II-15水平及效应性CD8+T细胞百分比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5有望为结核病病情判断、内源性复发的评估提供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肺结核病人健康行为量表初步编制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人健康行为量表并测量评价。方法用编制的《量表》对100例初诊肺结核病人和40例健康者进行试验,量表条目编制及信、效度检验,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信度检查Cronbach’α系数为0.6253,分半信度系数为0.775。效度评价以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2个,可解释总变异量的72.44%。用负荷量≥0.50作为标准选择因子构成。病例组综合评分与各因子得分分别为39.97±11.01、2.79±0.44、1.87±0.63、2.40±0.46、3.72±0.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表的效度、条目及因子初步表明,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机能,加强心理护理和人性化关怀,引导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