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景:粪便钙卫蛋白(FC)对鉴别诊断肠道炎症性疾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其在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意义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FC在全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11年6~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息肉、肠易激综合征、食管炎、食管息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胃淋巴瘤患者共47例,以1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ELISA方法测定FC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C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下消化道疾病中,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的FC水平显著高于结肠息肉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P〈0.01).FC检测鉴别这两组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食管炎、食管息肉、胃淋巴瘤患者的FC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胰腺炎患者(P〈0.01)。结论:FC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少东  张振书  张杏泉  周殿元 《肿瘤》2002,22(2):112-115
目的 探讨耐药细胞和药敏细胞中caspase - 3mRNA、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试图阐明caspase - 3在诱导耐药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 1/ 0 8,通过RT -PCR研究caspase - 3的mRNA在细胞毒药物处理耐药细胞0h ,2 4h及药敏细胞 0h ,6h时的表达 ,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在耐药细胞中 0h ,6h ,2 4h ,30h的表达和药敏细胞中 0h ,6h ,2 4h的表达 ,DNAladder检测其特征性凋亡 ,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耐药细胞和药敏细胞在 0h ,2 4h表达的caspase- 3mRNA无显著性差异 ,蛋白表达在耐药细胞中 6h有微量表达 ,30h出现更小片断 ;药敏细胞在 6h时出现小片断 ,2 4h完全裂解。细胞DNA分析表明耐药细胞 30h出现典型的凋亡谱带 ;应用了caspase - 3抑制剂后细胞凋亡延迟。药敏细胞 6h出现典型的凋亡谱带 ,应用抑制剂后凋亡延迟。结论 提高耐药细胞用药量仍可以使耐药细胞凋亡 ,其凋亡的过程与耐药细胞相同 ,均有caspase - 3的激活 ,而抑制了caspase - 3的活性 ,凋亡可被抑制或是延迟 ,其差别在于耐药细胞需要较高的药物诱导浓度。耐药细胞与药敏细胞的凋亡机制的差别可能在于凋亡发生前的诸多因素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研究所在胃癌细胞 SGC790 1初步诱导的胃癌耐药细胞的基础上 ,又用逐步诱导的方法诱导出了可以耐受高剂量长春新碱的胃癌耐药细胞系 SGC790 1 /VCR0 8。该细胞株生长缓慢 ,形态如成纤维细胞 ,胞体大 ,胞浆丰富 ,有少量颗粒状物质及较长的丝状伪足。细胞呈团状生长 ,不易消化成单个细胞 ,在 1 0 %小牛血清的完全培养液中 ,有一定的增殖能力。与 SGC790 1相比 ,它的营养消耗大 ,对培养液的要求较高。该细胞株对VCR、ADR的耐药性为 SGC790 1的 1 6倍、4.6倍。经免疫组化证实 :SGC790 1 /VCR0 8细胞表面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患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受伤部位、伤肢温度、末梢循环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缺血时间长短,对患的肢体损伤和创面进行检查。在一定的临床经验积累下,选择外科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术后指导患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对22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后,21例保肢成功;1例因吻合血管过少而第4、5足趾及足跟皮肤坏死。与其他手术技巧相比,本临床经验的成功率为95.5%(21/22),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另有3例由于缺血时间太长而截肢。对截肢患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半年后肌力恢复达Ⅳ^ ,1年后皮肤瘢痕软化,对患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的结果明显优于未行功能训练。结论: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其有利于对患进行更确实有效的手术治疗和保肢锻炼。探查伤处血管前,先控制远、近端出血,可使术野清晰、减少失血量,亦可提高患的肢体保护。轻易结扎知名血管对患末梢循环有不利影响。筋膜间隙切开可有效防止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运用此经验对患的肢体保护和治疗后的功能锻炼,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光江  王少东 《实用新医学》2007,8(12):1148-1149
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易于形成持续性感染,主要由于被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耐受所造成我科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3月,运用胸腺肽联合甘利欣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使细胞内的超氧负离子灭活,从而阻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活性氧对细胞质膜的损伤,进而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1]。文献报道[2],在耐药细胞遭受亲电子抗肿瘤药攻击而产生的耐药性的机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功能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肠道共生菌与宿主和平共处,互惠互利,这种关系破坏直接或间接参与宿主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肠道菌群与IBS 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大量研究显示,肠道细菌与IBS ...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相似性、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正常对照者9例(对照组)和炎症性肠病患者9例(实验组),采集各自粪便,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V6—8可变区,DGGE方法检测PCR产物,对肠道菌群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炎症性肠病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炎症性肠病细菌的多样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PCR-DGGE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用于分析研究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的技术。阴道菌群的改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和祛泡效果。方法将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袋口服进行肠道准备,研究组于检查前1 h服用西甲硅油乳剂30 mL。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气泡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成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肠道气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胶囊内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能够有效地去除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时肠道视野清晰度,且能减少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